發起“悅讀福袋” 讓孩子們分享閱讀的喜悅
“悅讀福袋”的創意出現在2011年。
陳雅勤至今還記得很觸動她的一件事。當年,有個孩子,未經書店同意,就想拿走書店里的書,被她發現了。她耐著性子問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孩子說,他喜歡那本書的故事,想拿回去接著看,再講給弟弟妹妹聽。
陳雅勤意識到,書店周邊住了很多外來務工人員,他們的孩子愛看書,但父母可能沒有意識到。她覺得自己該做點什么。
陳雅勤嘗試過幫民辦學校建立圖書角。她捐了一批書給學校,但書都被人拿走了,圖書角快空了,書沒有抵達更多人手上,達到更廣泛的傳播效果。“悅讀福袋·傳遞愛”活動在此之后真正成形,以福袋為媒,載著繪本開始了圖書漂流之旅,從這個孩子的手上漂流到那個孩子手上,每個人都把自己的閱讀感想留下,和他人分享。
陳雅勤倡議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捐書。作為發起人,她第一個“出手”,先后自掏腰包捐贈26462冊圖書。不過很顯然,“悅讀福袋”這個想法僅靠一己之力很難惠及更多人群,她需要支援。
說服企業參與 迄今共有6萬個福袋在漂流
萬事開頭難,她揣著一個想法,卻難免遭到質疑。2015年,她曾一個月內“三顧”同一家企業,試圖說服企業捐一些“悅讀福袋”:第一次,對接人只是象征性地接待她,無果;半個月后,陳雅勤主動聯系,見到了企業的工會主席,卻沒能打消對方的疑慮;又一個星期后,經過反復聯系,陳雅勤終于見到了企業負責人,談成了捐贈協議——霞陽小學獲捐786個福袋,共1572冊繪本從這里開始漂流。
漂流的數量,從1000個到5000個,從5000個到2萬個,再到如今的6萬個福袋12萬冊繪本……“悅讀福袋”宛如輕輕的浪,穿過喧囂的街,準確抵達孩子們和父母的手邊,悄悄種下閱讀的種子。家住海滄的邱曉蘭說,初為人母的她,拆開福袋陪孩子閱讀,和孩子一起成長,感受到不一樣的幸福。
漂流的范圍,從海滄,又到了海峽對岸的臺灣……臺胞媽媽林靜芬2012年在海滄定居,她告訴記者,如今很多“悅讀福袋”通過在海滄的臺胞媽媽傳遞到臺灣,有更多的家長和孩子能閱讀到不同的繪本。
在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校長黃馬福看來,陳雅勤做的是有功德的事。“以書為媒,她不僅推動了親子之間的感情,也讓孩子之間互相聯系,家庭文明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得到提升和改善。”
陳雅勤
人物名片
陳雅勤,女,1972年出生,海滄人,廈門書香陽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她是首位在兩岸讀者中致力于閱讀推廣的志愿者,被稱為“閱讀使者”。20年來,她竭盡心力播撒閱讀種子,堅守著內心對閱讀與文化的熱愛。
記者手記
她心中的未來
陳雅勤小時候喜歡閱讀,夢想是開書店。畢業后,她真的開了書店。為了生存,她也賣過自考資料、教輔材料。后來她發現,有很多媽媽帶著孩子來書店,其中有位媽媽拿著書輕聲地給孩子講故事,其他在店里鬧的孩子也湊過去安靜傾聽——這讓陳雅勤很受觸動,她發現,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時,孩子收獲的知識和感受的快樂,比獨自閱讀時多許多。
如今,除了“悅讀福袋”,陳雅勤還組建了“故事媽媽”團隊——隨著“悅讀福袋”漂流以及“故事媽媽”的受眾越來越多,更多家長實現了親子關系的提升,孩子的閱讀習慣也得以養成。資深“故事媽媽”梁芳說,她的女兒小漫便是受益者之一。在思明協和雙語學校讀五年級的小漫,已經寫了厚厚十本筆記本的小說。小漫讀的繪本多達兩三千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過“悅讀福袋”閱讀的。
對陳雅勤,海滄區教育局副局長徐劍波、來自臺灣的林靜芬、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校長黃馬福紛紛點贊:陳雅勤播撒的是閱讀的種子,追求的是社會效益,成就的是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