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禮儀
http://www.caoliu14.com?2013-11-28 15:51? ?來源:中國未成年人網綜合
我來說兩句
在京族各村,成年人都要入“鄉飲簿”。入簿儀式,在農歷每年十月初十舉行。鄉飲簿就是成年男子參加哈節鄉宴的花名冊。入簿儀式就相當于習俗上的“成丁禮”了。
鄉飲簿上的順序每個京族成年男年,在鄉飲簿上都有一個名字,也都有成年時登記的順序。根據上線順序,可以享受到他在眾村中所應享到權利和應承擔的義務。按順序輪流擔任翁寬(管轄山林的人)、哈頭(籌軟體動物哈節祭品的人)、大力(義務殯葬的人);按順序進哈亭亭受鄉飲和聽哈(聽歌)。無疑,這鄉飲簿上的順序,是京家人民俗生活傳統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社會”序列。
鄉飲席位鄉飲席位標志著每個京族成年男子在眾村中的社會地位。1949年以前,鄉飲席位用木棉或磚搭砌為三級。最高一級稱“床官”席,靠近哈亭中間,由村中“格古”、“翁村”坐席。其次為“中亭”席,由50歲以上的老人和“官員”(即歷任和在任的“翁記”、“翁寬”等)坐席。最低一級為“行鋪”,位靠哈亭邊角,由50歲以下的“白丁”坐席。最低一級為“行鋪”,位靠哈亭邊角,由50歲以下“白丁”坐席。白丁要擔負村中殯葬、修路、修繕廟宇、哈亭、學校等義務勞動。
在鄉飲席中,同級官員按晉級先后定座次,同級又同時晉級者按年齡長少排座次。80年代,哈亭席位臺階已拆平,鄉飲席位雖仍有“床官”、“中亭”、“行鋪”之稱,但只按年齡排席位,保存尊老風尚,讓年老者坐好席位。
鄉飲鋪席,席地而坐。四人、六人或八人一席。菜肴由各人輪流帶來,放在長方形木托盤(京語稱為“蒙”,所以鄉飲、聽哈稱為“坐蒙”,也稱“哈宴”),整托置于席中。每“蒙”四到六個菜,全為通底葷菜,吃不完,由出菜者帶回家。哈頭備辦的祭品也平均分到各席。邊飲宴邊聽哈,祀神、祭娛、飲食與文娛并重,歡樂過節。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11-28[中國傳統禮儀]跪安(圖)
- 2013-11-28[中國傳統禮儀]請安(圖)
- 2013-11-28[中國傳統禮儀]八拜(圖)
- 2013-11-28[中國傳統禮儀]折腰禮(圖)
- 2013-11-28[中國傳統禮儀]額手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