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膨化食品棉花糖 每周最多吃一次
零食吃太多,會造成營養不良
本報訊 20日是第23個中國學生營養日,有數據表明我國11—14歲的青少年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齡人矮2—3厘米,原因之一是我國青少年膳食不平衡,身體缺乏維生素和鈣、鐵、鋅等微量元素。
過度食用零食,會造成營養不良;攝入過多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運動量不足,我國青少年肥胖癥發生率升高,有的地方高達15.3%,這為成年后罹患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肝膽疾病等慢性病埋下了病根。
衛生部疾控局、中國疾控中心、中國營養學會等單位聯合制定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將零食分成“可經常食用”、“適當食用”、“限制食用”三個推薦級別。
“可經常食用”的,每天都可以適當食用一點,可提供一定的能量、膳食纖維、鈣、鐵、鋅,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A等,又不會使孩子攝取過量的脂肪、糖和鹽分,屬于有益健康的零食。如水果、燕麥片、牛奶酸奶、薯類、不添加糖等的果蔬汁等。
“適當食用”的,每周可以食用幾次,這些食物營養素含量相對豐富,但是卻含有較高熱量,脂肪或者鹽分、糖等。如餅干、面包、巧克力、奶酪奶片、裹糖的食品、炸薯條、水果干等。
“限制食用”的,每周能食用一次,主要是一些高糖、高鹽、高熱量、高脂肪等的食品。如過甜的糖果類、油炸類、膨化食品、棉花糖、水果罐頭和蜜餞、煉乳,添加糖類和色素的、色彩非常鮮艷的食品等。
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習慣,給孩子吃雜食,如民間說的,吃“花花飯”,這樣孩子就不容易出現偏食行為。專家認為,在孩子的嬰幼兒期,就應給寶寶喂食各種味道的食物,讓舌頭盡早接受味道的刺激,促進味覺發育完善。
應把孩子不愿吃的食物與喜歡吃的食物混做、混吃,逐漸引導孩子對不喜歡吃的食物感興趣。對喜葷厭素的孩子,吃飯時讓其先吃不愛吃的青菜,后吃肉。還要注意不要讓孩子一次吃過多愛吃的食物,以防暴食后再也不喜愛了。
(陳大賢 周祿斌)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2-05-21"油條哥"炸的是良心 不誠實的孩子仍會被狼吃掉
- 2012-05-21牽繩“遛”孩子引圍觀 網友稱孩子丟不起可理解
- 2012-05-21不誠實的孩子仍會被狼吃掉
- 2012-05-14福利院孩子售親手制作的“寶貝” 市民“義買”
- 2012-05-1119年收養33個孩子 龍巖寄養媽媽疼孤兒勝過親兒
- 2012-05-07別讓我們的孩子“被染色”
- 2012-05-07榕福利院孩子的本領打動不少人 現急需義工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