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分離孩子成為犧牲者
謝東華(心靈空間心理咨詢中心咨詢師):經(jīng)濟發(fā)展形成的地區(qū)發(fā)展不均衡,帶動著大量為追求更美好生活的人員出外務工,而各種主客觀因素造成了所謂 “留守兒童”的特殊現(xiàn)象。
現(xiàn)在的許多家庭忽略了因人為分離所形成的心理問題。就兒童(1–12歲)的心理而言,在每一個重要的階段(3、6、9、12歲)都有其對父母不同的愛與支持的需求。任何一個階段的缺失,都足以造成許多問題,這也很好說明類似的問題產生與相關案例,都是在這個階段因分離而產生的中斷現(xiàn)象所造成的。
留守兒童雖然有隔代的爺爺輩的照護,可卻無法取代父母本身的愛;而對于出外打工的子女不在身邊、留下了一份孤獨、一個或多個孫子女,也已經(jīng)形成了長輩的壓力。而來自這樣因父母分離、隔代長輩孤獨的雙重壓力要一個孩子承受,會發(fā)生許多行為偏差甚至社會事件也不足為奇。另外,對于身為出外奮斗的父母本身來說,與親生骨肉分離的缺失和無奈也會無意識地消磨他們內在心理上的能量,造成工作或事業(yè)上一直遲滯不前,與預期的前景形成心理上的落差而高不成低不就。
這樣的現(xiàn)象,讓一個家庭當中的每個成員都往負向發(fā)展,其最終階段性的結果無非就是透過家庭事件,而通常都是家庭中最弱小的孩子成為事件的犧牲者,來不斷地警醒著我們。
針對這樣的情形,其實我們是可以積極地做出一些有益改變的。如前期的外出務工家庭教育評估、中期的回訪輔導,以及后期的安置幫扶,或許可以是一種準入制度,也可以是一種企業(yè)、政府和公益團體的聯(lián)動系統(tǒng);總之,當我們享受著他們辛勤付出的成果之際,該是我們整體回饋與照護所有外來務工人員的時候了!這樣才會創(chuàng)造真正意義的和諧社會。(本網(wǎng)記者 房舒 陳洋欽/文 吳曉平/圖)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7-29甘肅:千所留守兒童之家鑄就“心靈樂園”
- 2010-07-26北京:20名留守兒童將與城市兒童歡度7日暑期
- 2010-07-21專家建言:中小學教育應加入針對留守兒童的內容
- 2010-07-16關注心理健康:讓留守兒童走出"心靈圍城"
- 2010-07-14留守兒童南下見爹娘 兩地分居滿是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