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封肉古法擬申非遺 柴燒大缸8小時手藝瀕臨失傳
用柴燒大缸制作的同安封肉更為原汁原味
海西晨報訊(晨報記者 陳雅玲 通訊員何東方)您知道嗎?想吃上一口正宗的同安封肉要等八個小時。昨日,同安的“薄餅嫂”吳招治用傳統的制作手法,讓傳統的同安封肉再現餐桌。
據了解,同安封肉歷史悠久,是同安的“三寶”之一。如今,懂得用傳統手法制作同安封肉的人越來越少,古老的制作手藝瀕臨失傳。目前,同安正籌備將傳統的同安封肉制作手法申請為非遺項目。
老手法制作長達8小時
昨日下午1點,記者來到同安汀溪鎮褒美村,“薄餅嫂”吳招治正往灶臺里添柴火,封肉已經燜煮了6個小時。
“傳統的封肉就是這樣做出來的。”吳招治介紹,盛封肉的缸厚度約5厘米,缸要先用大火燒一個小時,待其發燙之后,再將甘蔗墊在缸底,防止封肉被煮焦。緊接著,將封肉一塊塊有序地放進缸里,再淋上大骨湯等秘制配料,最后將缸蓋蓋上并糊上面粉,以防封肉的香氣外泄。
和用高壓鍋、蒸籠等普通制作封肉的手法相比,柴燒大缸封肉的方法顯得更為繁瑣。譬如,燜煮的時間長達8個小時及以上,制作時間是普通方法的5倍以上。不過,用該傳統方法制作出來的同安封肉味道更香濃,肉質鮮嫩、湯汁濃稠、肥而不膩。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01-11福州“草鞋村”熱鬧景象成記憶:編草鞋手藝消失
- 2014-12-11七旬師傅修表57年 想趁還干得動收徒弟傳承手藝
- 2014-11-18海滄幼兒園廚師比拼手藝 “棒棒糖”饅頭抓眼球(圖)
- 2014-07-28慶“三八”趣味烹調手藝展示活動
- 2014-06-30探訪長樂梅花鎮手工織漁網:逐漸消逝的漁村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