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草鞋村”熱鬧景象成記憶:編草鞋手藝消失
張愛蘭將經過捶打的稻草,像變魔術似的幾分鐘時間就編好了草鞋的一半
福州永泰縣嵩口鎮溪湖村,在過去,當地人稱為“草鞋村”,因為村子里的人,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編草鞋。不過,家家戶戶坐在門口編草鞋的熱鬧景象,早已經是過去。
66歲的張愛蘭,可是位編草鞋的好手,也是現在村里僅剩的仍在編草鞋的老人,隔一段時間,她就會編上十幾雙草鞋。東南快報記者到她家時,她正閑著,見我們來,還特地搬出工具,現場為我們編了一雙草鞋。
張愛蘭從屋里拿出一捆曬干的稻草放在地上,舉起木錘子就開始打草。“編之前得先打,這樣稻草才會變得更有韌性,穿起來也更柔軟、舒服。”
正經端坐在工具臺上,張愛蘭順手選了幾根稻草,熟練地將稻草搓成麻花繩,編好草鞋的基底,這才將稻草一根一根編織進去,看似雜亂的稻草在她手上卻十分“聽話”,不一會兒,草鞋就編好了一半。
“你別看這好像很簡單,可是個技術活兒。”張愛蘭邊編邊解釋,這腰間的繩子拉得緊,才能編出不容易松散的草鞋,說罷又用工具將繩子拉緊了些。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