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誠信建設信息公布綜合平臺正式投入使用。公眾點擊進入這個信息發布平臺,就會看到“2015年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公示”“重大稅收違法案件信息公告”“藥品安全處罰信息”“住建領域違規名單”“環境污染企業名單”等一系列違背誠信的曝光臺。
自去年以來,福建省出臺了多個辦法、措施落實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對失信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行為和采取其他信用懲戒措施。福建省高院現已向社會公布32萬“老賴”名單,人數為全國最多。近10%的被執行人受失信公示威懾,主動履行還款義務。
懲戒失信有硬招
根據福建省委文明辦、省法院等10部門聯合出臺的《福建省貫徹落實“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的實施意見》,失信被執行人將在以下六方面受到限制:禁止乘坐飛機;禁止乘坐列車軟臥;在企業登記管理中,對失信被執行人為自然人的予以任職限制,不得擔任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福建省工商系統市場主體信息公示平臺中,對失信被執行人為市場主體的,予以公示其名單信息;對失信被執行人在貸款辦理、信用卡申辦等方面予以限制;失信被執行人為單位的,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項目審批等方面予以限制。
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委文明辦主任石建平表示,下一步,福建將加快完善信息網絡,加強各部門統籌合作,完善激勵與懲戒機制,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加大震懾力,真正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先行先試促誠信
9月1日,經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正式批復,福建晉江恒盛民間借貸登記服務公司服務中心獲準接入一條銀行個人征信系統專線。將人民銀行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服務擴大到民間借貸登記平臺,以保障民間借貸資金安全,這是晉江金融改革的又一創新舉措。
如今在福建,為企業做環境影響評價的環評機構頭上也有了“緊箍咒”。8月27日,福建省環保廳首次發布在該省開展業務的環評機構及其環評人員信用評定結果:被評定為守信的環評機構60家;被評定為一般失信的環評機構22家;被評定為嚴重失信環評機構11家;被評定為不良的環評人員有2名。福建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般失信按規定將責令限期整改3個月,而被評定為嚴重失信的11家環評機構責令限期整改6個月。在整改期間,相關機構不得承接業務。同時,此次環評機構、環評人員的不良信用評定結果還將通報省工商部門備案。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9-16林仲粱:誠信經營贏得消費者信任
- 2015-09-14開展“誠信無價”行動 石獅探索地方版社會信用體系
- 2015-09-12“誠信教育進校園” 經驗交流座談會召開
- 2015-09-11誠信制度建設貴在“點石成金”
- 2015-09-11老字號讓誠信精神源遠流長
- 2015-09-11福州市馬尾區打造“三個廚房” 推進“明廚亮灶”誠信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