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精神文明建設的“施工圖”
精神文明建設的“路線圖”具有導向性,提供方向指引,但文明的發展不能僅僅停留在路線上,落實“施工圖”才能真正讓文明建設落地生根。
1.完善管理制度,抓出長效。德化縣委文明辦組織單位全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省、市委文明辦有關創建管理辦法,學習領會文件精神、分析工作要點、把握內在要求,并自揭工作不足,瞄準工作突破口,完善《德化縣精神文明創建管理辦法》和單位內部管理制度,提高縣域文明創建的長效性與本單位的工作效率。同時,善于在工作開展過程中,發現問題,完善制度,增強制度的適應性。
2.加強創建指導,抓出實效。一是重視宣傳。通過下發文件、《德化網》、《瓷都德化報》等多種渠道下各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學校的申報單位介紹文明創建的有關要求和具體程序,幫助各個單位快速高效的開展創建工作。二是以檢促建。通過文明單位的檢查開展指導工作,在考評過程中會同相關單位負責人共同查擺問題、分析原因、尋找對策,提高單位創建工作的針對性。三是善于總結。在文明單位的檢查指導過程中,記錄各個單位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統一匯總分析,形成全縣性的“問題本”,便于明確方向,對癥下藥,提高創建的實效性。
3.創新工作方法,抓出特色。精神文明建設具有時代性的特征,不同階段創建的重點會有所不同,新的工作方法不斷涌現,德化縣委文明辦在工作過程中及時總結經驗做法,積極拓展工作思路,不斷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特色化。一是公民道德建設有“溫度”。文明郵箋進萬家的文化性、趣味性與道德教育的嚴肅性結合,增強教育的效果;“我們的節日”活動開展主動融合鄉村民俗,提高活動內涵。二是社會志愿服務開展有“廣度”。充分發揮社會主體優勢,彌補政府主導志愿服務工作的不足;探索社區志愿服務站建設,拓展社區志愿的發展空間。三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有“深度”。把陶藝文化帶入課堂,用德化特色的文化概念作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載體,既增強了趣味性,也傳承了陶瓷文化。
德化縣努力畫好“路線圖”,定好精神文明建設“二次創業”的路標,為下一階段的工作開展明確了方向,德化更重視“施工圖”,統籌協劃,積極推進,強化落實,爭取推動德化縣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的更大的發展。(德化縣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3-24德化縣用新常態引領精神文明新發展
- 2015-03-17借力傳統"東風"揚起精神文明"遠帆"
- 2015-03-11“三種感覺”彰顯精神文明漸入佳境
- 2015-03-10精神文明創建需要鍥而不舍一以貫之
- 2015-03-09龍巖:突出“三個重在”,持之以恒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