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富。我們要繼續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前進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時的講話在各地引發熱烈反響。(3月3日《人民日報》)
2月28日,中央文明委在京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暨學雷鋒志愿服務大會,來自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先進代表歡聚一堂,共享黨的十八大以來精神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出席會議的代表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國家對精神文明創建的重視,更是精神文明創建的“新引擎”。從1995年12月25日召開的學習張家港創建文明城市經驗動員大會以來,各地方城市打響了創建文明城市的攻堅戰,文明創建成為城市建設發展的“高頻詞”與“聚焦點”,開啟了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新征程。20年來,各地始終堅持把文明創建工作作為一項永不竣工的民生工程,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形成了具有城市特色的創建優勢和品牌效應,讓現代城市因文明創建處處充滿了生機與和諧。如今,文明創建已成為宣傳城市、展示城市的一張靚麗的名片。
多年來的創建實踐告訴我們,創建出文明,文明促環境,環境促發展,發展出效益。不拒滴水細流,才能海納百川;不囿一時一事,才能綱舉目張。站在新的起點上,客觀地把握過去,準確地審視成績,科學地規劃未來,是文明創建工作再攀新高的思想基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高遠,路在腳下,聚集力量打幾個攻堅戰,壘幾個高臺階,是由此及彼的規律使然。要把文明創建工作作為為群眾辦實事的民心工程,突出“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育民、創建靠民”理念,凸顯位置,放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之中。要繼續堅持和發揚業已形成的優良傳統,始終保持旺盛的創建熱情,鞏固和發展這來之不易的創建成果,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宜人居、更宜創業發展的生活工作環境,讓人民群眾享受到創建帶來的更多實惠,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成績代表過去,未來更需努力。文明創建需要全社會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需要倍加珍重來之不易的榮譽,倍加珍惜業已取得的成果,倍加呵護全民共建的熱情,以更加飽滿的熱情、鍥而不舍的毅力、頑強拼搏的精神,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共同營造一個更加清新、和諧、健康、生機勃勃的城市面貌,推進整個城市文明不斷“長大”和成熟。(張卉芳)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