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30日訊(福建日報 張向前 蘇雅英)綠色經濟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傳統經濟為基礎、以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為目的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經濟形式,是產業經濟適應人類健康需要而產生的一種發展狀態。發展綠色經濟以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經濟為主要內容,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合理保護資源與能源,實現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推動人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變,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我國早在“九五”計劃中就明確提出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型轉變,發展綠色經濟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總體來看,當前經濟增長方式仍然比較粗放,在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首先,發展綠色經濟的觀念認識不足。受傳統發展觀和思維模式的影響,一些地方官員、企業生產者還未深刻認識到發展綠色經濟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重要性。其次,缺乏制度保障。雖然我國不斷提倡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生態文明,但在具體的制度體系建設上還不配套,相關的制度保障有待進一步建立健全。第三,綠色新興產業發展起步晚,傳統產業綠色化推進緩慢。第四,綠色消費還未形成。追求奢侈消費、超前消費以及鋪張浪費的現象較為普遍,公眾節約環保和綠色消費意識有待增強。
發展綠色經濟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長期艱巨的系統工程。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全過程。當前,我國城鎮化速度加快,各級政府要增強使命感緊迫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努力建設綠色城鎮、文明城鎮、美麗城鎮,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要讓老百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全面推進美國中國進程。同時,生態文明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需要依靠構建綠色化、循環化、低碳化三大發展體系來建設,發展綠色經濟在體系中處于統領地位,因此建設生態文明,必須積極推進綠色經濟發展。
制定戰略規劃,完善綠色法律法規。在宏觀層面,國家要加強頂層設計,根據國情制定發展綠色經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規劃,明確發展理念、原則、目標。地方政府應在中央的規劃指導下,因地制宜就節能減排、污染治理、生態建設、結構調整等制定詳細的規劃與發展措施。在法規政策體系上,修訂與完善一系列關于生態保護、資源節約、清潔生產、節約消費的法律法規,明確政府的領導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公眾的參與責任,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利用經濟手段,培育綠色經濟產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培育和發展現代循環農業、生物鏈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興信息產業、新能源產業等綠色新興產業,推動綠色產業集聚,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逐步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制定綠色標準約束,明確細化技術標準,從技術層面加以規范。對部分產品強制實施能效標準。對節能產品實施認證,鼓勵消費者購買節能產品。對低碳產品制定政府采購清單,采購優先。制定綠色經濟政策,通過采取綠色政策支持,推動綠色經濟產業發展。對低碳經濟企業給予稅收優惠,同時考慮開征環境稅,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大對綠色經濟產業的投資傾斜和財政支出傾斜,構建政策支持分階段退出機制,推動綠色新興產業的自主創新。積極探索綠色金融渠道,將資金投入向綠色發展的相關產業傾斜,為綠色發展的新模式提供有效的金融政策服務。通過系列經濟手段,引導企業綠色生產,推動綠色生產體系的形成。
鼓勵自主創新,構建綠色創新體系。綠色科技創新是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支撐和保障。通過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綠色發展經驗和理念,強化綠色技術與設備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不斷增強綠色自主創新能力。重點培養生態、生物、環保、經濟等各類與發展綠色經濟相關的人才,建立支持綠色產業的產學研合作體系和綠色人才培養激勵機制。建立以綠色技術為核心的創新體系,推進綠色技術的擴散,將環境因素引入技術研發過程中,增強企業的綠色技術創新能力,促進產學研的綠色科技協同,完善企業綠色創新激勵制度,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突破綠色技術壁壘。
構建文化氛圍,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從文化入手,提高公眾對綠色發展的認識水平,促進綠色文明行為的養成,構建社會綠色文化體系。其一,充分發揮政府的引領和示范作用,通過廣播、影視、報刊、網絡、手機等宣傳媒介,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開展有關綠色經濟知識的普及、教育和宣傳,培養公眾的綠色文化意識,逐漸改變公眾的消費方式,引導社會公眾自覺選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消費模式,建設綠色消費體系,推動綠色生產體系與綠色消費體系的均衡發展。綠色消費體系的建立也有利于擴大國內綠色消費需求,帶動綠色產品開發和綠色產業的發展。其二,加強各級領導干部的教育培訓,提升其綠色發展意識,將綠色發展理念自覺融入各項工作中去。其三,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功能,對青少年進行綠色發展教育,從小培養綠色發展意識,形成全社會自覺支持綠色經濟發展的文化氛圍。
(作者單位: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1-30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先行 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
- 2015-01-25三明:助力打造宜居城市 廈門:奏響生態文明建設強音
- 2015-01-25廈門:奏響生態文明建設強音
- 2015-01-22南安市“三個明確”推進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
- 2015-01-19依法治理耕地損毀加快建設生態文明
- 2015-01-15上杭縣村級環境保護協會助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