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奏響生態文明建設強音
2014年10月31日,廈門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廈門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條例》。這是一部契合時代精神的法規——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放在突出位置;這是一部廣受關注的法規,審議期間,承辦單位收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百余條意見建議;這是一部歷時三年,經反復論證修改,得來殊為不易的法規。
2012年,該項立法列入“廈門市人大常委會2013—2017年度立法規劃”,市人大常委會委托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起草法規案。在專家團隊拿出初稿后,生態文明的定義、主體功能區劃分、島內外的長期發展定位、生態控制線等需要審慎處理的關鍵問題擺在了市人大常委會跟前。作為一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專門法規,各方面都希望能夠對相關重大問題有明確的說法。
以生態控制線為例,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是生態控制與建設需要之間的關系;二是生態保護與其他各種國家、省的部門專項保護項目和區域的關系。市人大法制委與市規劃委從2014年2月開始合作,共同研究,在8個月內提出了多個方案供決策參考,終于在三審之前確定增設一章“劃定生態控制線”,規定生態控制線的劃設責任主體、基本區域、變更程序等主要方面。據此規定,全市將有980多平方公里被劃為生態控制區域,同時也就相應確定了城市建設增長的控制邊界。而直到表決的前一天,相關條款才經過多次取舍最終形成。立法艱難,在這個問題上可見一斑。
最終通過的《廈門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條例》突出了制度建設,實行了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同時,嚴格法律責任,設定了較為完整的法律責任體系,特別是首次引入了“主要負責人引咎辭職”制度。隨著法規的施行,生態問責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強。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相關新聞
- 2015-01-22南安市“三個明確”推進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
- 2015-01-19依法治理耕地損毀加快建設生態文明
- 2015-01-15上杭縣村級環境保護協會助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 2015-01-08打造生態文明新常態
- 2015-01-07秀嶼區加大城市建設力度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