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月22日訊(通訊員 吳明麗)近日,南安市出臺《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實施生態省戰略加快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了發展目標、重點工作、制度保障等,推動南安全面建成生態宜居、綠色低碳的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區。
明確發展目標
2015年,南安市確定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7%;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達0.55;空氣環境質量達到或優于二級標準,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質II-III類標準,近岸海域水質環境功能區達標率在50%以上;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生活污水處理率分別達99.7%和85%;森林蓄積量達28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53.3%,水土流失面積占土地面積比重控制在15.5%以內。
明確重點項目
南安市提出21條貫徹落實國務院意見的實施意見,部署了74項近期重點工作,其中包括:要加大生態項目投入,重點推進洋坪風電場、翔云風電場、垃圾焚燒發電廠三期工程等項目規劃建設,不斷提升新能源利用比例;要推進金淘自來水廠、官橋園區自來水廠一期工程等一批城鎮自來水廠建設,確保到2015年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達90%;要圍繞小流域、坡耕地、崩崗三類治理重點,到2015年末,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5平方公里;要加大礦山跡地恢復治理,扎實推進“青山掛白”治理整頓工作,到2015年末,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率達到40%以上;要提高綠色建筑比重,到2015年末,城鎮新建綠色建筑比例達20%;要大力發展綠色交通系統,到2015年末,全市城市公交汽車達110標臺等。
明確制度保障
根據鄉鎮、街道A、B、C分類和主體功能定位實行差別化的評價考核制度。對優化開發區域,強化對經濟結構、資源消耗、環境保護、自主創新等考核;對重點開發區域,實行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優先,強化對經濟增長、質量效益、產業結構、資源消耗、環境保護等考核;對限制開發的農產品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分別實行農業優先和生態保護優先的績效評價;對禁止開發區域,重點考核依法管理、污染物“零排放”等情況,實行領導干部考核生態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同時,開展定期通報評估,把貫徹落實情況列入各級各部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范疇,把考核結果作為提拔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中共南安市委文明辦供稿)
?
?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1-19依法治理耕地損毀加快建設生態文明
- 2015-01-15上杭縣村級環境保護協會助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 2015-01-08打造生態文明新常態
- 2015-01-07秀嶼區加大城市建設力度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城區
- 2014-12-26武夷山檢察院: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助推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