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姜瀟)2014年11月4日,江西省新聞道德委員會在南昌成立。至此,全國已成立新聞道德委員會的試點省市和機構已達16家。試點開展兩年來,各試點省市和產業報行業報道德委立足自身實際,認真履行職責,積極開展工作,多方面探索新聞道德建設路徑,推動全國新聞道德建設取得良好成效。
建立新聞道德委員會是新形勢下加強新聞隊伍建設、解決新聞界突出問題的重要舉措。2013年,河北、上海、浙江、山東、湖北5個省市作為首批試點,建立新聞道德委員會,取得積極成效。今年以來,第二批試點范圍擴大至北京、黑龍江、福建等13省市,中國產業報協會也成立了產業報行業報新聞道德委員會,不斷強化新聞道德委員會的作用。
作為首批試點的上海市新聞道德委員會,核查督導工作逐步走入規范化,不僅對案例的核查定位更加精準,而且注重對相關案件的及時梳理和收集工作,為新聞工作者自我監督提供鏡鑒。
各試點省市在工作中注意突出“舉報查處為重點、懲治引導相結合”的工作思路,把接受群眾舉報、查處新聞失德失范行為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浙江省建立新聞道德“負面清單”,建立社會監督員制度,嚴肅查處,通報懲戒,截至目前累計接受各類舉報1800多件,有效遏制了新聞敲詐、虛假新聞和有償新聞等不良之風,提高了新聞道德委員會的約束力和公信力。
新聞媒體加強自律,是推動新聞職業道德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各試點省市新聞道德委員會成立后,通過重點查處通報一批典型案件,對當地新聞媒體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促使當地媒體主動與新聞道德委員會對接工作,自覺建立完善本單位內部自律制度。
浙江省151家媒體負責人簽訂了《浙江媒體新聞道德自律公約》;陜西華商報制定了被稱為“天條”的《新聞采編人員行為規范》,采編人員一旦觸犯“天條”立即處理,做到“零容忍”;湖南廣播電視臺和浙江衛視還通過發布社會責任報告,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積極引導從業人員恪守職業道德、勇擔社會責任。
作為第二批全國試點單位,今年7月3日,中國產業報行業報新聞道德委員會在京成立。與其他省市新聞道德委不同,產業報行業報新聞道德委員會具有輻射范圍廣、工作跨度大、行業種類多等特點,亟需摸索出一條符合自身特色的新聞道德建設之路。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26孔子的道德要求:對己不對人 對上不對下
- 2014-11-26“品行銀行”產生“道德利息”
- 2014-11-26建議"道德講堂"升級為"文明講習所"
- 2014-11-25文明需道德與法治“比翼齊飛”
- 2014-11-25發揮好法律、道德的保障和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