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網 狠剎“網絡世界”不文明
結束不久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重大任務,對于中國互聯網來說,如何依法治網直接關系到法治中國的成色。原因并不復雜,我國網民目前數量已逾6.3億人,中國成為世界上網民數量最多的國家。互聯網絕非法外之地,一個公民在互聯網上同樣需要時刻懷抱法律觀念。無論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還是建設網絡強國,都必須依法管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也在不斷地出現。調查發現網絡建設存在不少問題:網上虛假、黃色、反動內容逐漸增多,虛擬社區語言低俗,網上原創作品匱乏、格調不高,網上聊天交友不負責任,以及網絡彌漫著頹廢、消極、缺乏誠信的情緒,已經在社會上造成消極影響,損害了網絡的健康發展,針對這種種狀態,我們必須依法治網,狠剎這些不文明現象。
如果全國億萬網民身處網絡世界的時候沒有法律意識,如果政府不能堅持依法治網,把網絡世界納入國家法治軌道,那么不但會妨礙網絡世界自身的健康發展,也會給現實世界帶來沖擊和傷害。曾經一段時間在網絡世界橫行無忌的“人肉搜索”,已經釀成了太多現實悲劇,已經讓太多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網絡世界決不能脫離國家法律約束而存在,依法治網,凈化網絡空間勢在必行。
打鐵還需自身硬。各級各類網站應成為普法守法的模范,還要成為依法辦網的踐行者。網絡作為社會生活的一種承載方式,我們必須緊緊跟隨社會道德建設的大方向,糾正不道德的違法行為,做文明網民,讓生活的網絡環境真正得到凈化。(四葉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11-25小事“文明化”與社會“大文明”
- 2014-11-25“溫暖中轉站”傳遞城市文明熱度
- 2014-11-25"網絡安全宣傳周"是"共享網絡文明周"
- 2014-11-25依法治理與文明自覺是城市創建的雙飛翼
- 2014-11-25高校向社會開放公共資源也是一種文明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