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舊衣物放在柜子里,柜子不會感覺到溫暖,捐出去送給需要的人,這份溫暖就會傳播出去。”連日來,晚報“溫暖中轉站”活動得到了廣大市民和公益組織的支持與參與。(11月23日《西安晚報》)
在每個城市中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這些人或者因為歷史的原因或者因為現實的原因變得生活困頓,而在這樣的同時又有很多人存在著資源閑置的情況。比如你有很多書籍用過且需要傳遞給更多的人卻沒有渠道和窗口;比如你有很多衣服只穿過一次卻沒有地方存放,也沒有獲得需要的人的幫助信息。而在這樣的時刻,“溫暖中轉站”的應運而生無疑就是一個最好的解決問題的平臺和機制。通過這樣的平臺和機制,我們能夠清晰看到一座城市文明熱度在這樣的平臺下傳遞的過程。其實,城市文明并非什么“高大上”的口號,而是這樣的具體的事情,通過一件件的事情就能夠清晰看到城市文明的程度。
西安是一座歷史古城,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而這樣的歷史文化傳統如何能夠在現實世界中推陳出新是一個歷史話題。而一個小小的“溫暖中轉站”無疑就是一個創新的形式,通過這樣的創新形式,對于整個社會來說首先就是能夠起到一種資源利用的價值。因為資源的重復利用本身就是一個文明的城市表達形式。對于城市來說,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樣的效果是最佳的。但是,由于現代城市節奏的加快,人們都對于重復利用有著天然的排斥。但是,在這樣的背后卻有著很多人沒有資源的情況,而諸如“溫暖中轉站”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實現資源的最佳利用,也對于城市面貌的改善在客觀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溫暖中轉站”的存在也從一個側面表達了這樣的含義,對于一座城市文明的指數提升來說,這是一個細節上的過程中。而每個細節只有把握住民生跳動的脈搏才能夠奏效。對于民眾來說,有的人需要這樣的資源,有的人卻將這樣的資源閑置起來。只有將這樣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不僅能夠減少浪費,更是能夠降低人們的生活成本。這樣的細節問題的解決考驗著城市決策者的智慧和勇氣。而“溫暖中轉站”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通過這樣的例子,我們能夠發現其中的價值所在,更是能夠為城市文明提升提供一面鏡子。
我們生活于斯的城市到底溫暖還是冰冷,其實對于每個市民來說都有著直觀的感受。而這樣的感受必須通過具體的事件來實現和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說,“溫暖中轉站”的形式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通過這樣的例子不僅給西安這個城市,更是給全國每個城市都帶來新的啟示。那就是文明的熱度和溫度需要通過這樣的“中轉站”形式傳遞出去,讓更多人感受到城市的溫暖。(王傳言)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25"網絡安全宣傳周"是"共享網絡文明周"
- 2014-11-25依法治理與文明自覺是城市創建的雙飛翼
- 2014-11-25高校向社會開放公共資源也是一種文明輸出
- 2014-11-25“無聲廣場舞”舞動文明的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