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人民日報客戶端報道,央視綜藝”官方微博發布2015年春晚主題,主題名為“家和萬事興”。該微博寫道:“講中國故事,展中國精神,共度中國年——這將是劇組全體成員的努力方向?!?/p>
春晚,作為全球華人的豐盛的“年夜飯”,不僅是一臺“綜藝節目大薈萃”,“你笑我笑他也笑”的節目展示,也要通過這種“薈萃”和“展示”,釋放獨有的藝術內涵、價值導向、審美品位,讓表演者得到真善美展示的同時,也給全國人民帶來美好的精神享受,通過講述有中國特色的精彩故事,有中國風情的藝術節目,有中國韻味的民族藝術,有善美情懷的家常里短,讓觀眾得到醍醐灌頂的價值升華、厚重致遠的靈魂凈化。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談到的“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值。我們要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春晚節目也應該有這種價值擔當,成為全國人民的“一縷清風”、“一輪明月”,讓“精神中國”得到深度推動和發展。
甚至在“物質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實體的輝煌背景下,春晚,更應該是世界人民,認識中國精神、中國文化、精神格調的一個窗口,借助春晚,向全球人民展示中華兒女的輝煌光彩、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民族藝術的美輪美奐。
所以,確立一個富有民族情懷的“家和萬事興”的主題,很有必要,“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涵,看看這些古語,“禮之用,和為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畜之以道,則民和;養之以德,則民合。和合故能習,”將眾多“和”的節目串聯起來、組合起來、粘接起來,釋放出和氣致祥、和衷共濟、和顏悅色、和藹可親的中國氣派,中國精神,讓人們得到“身心雙豐收”。讓人如沐春風,痛快淋漓。
還是要說說以前的春晚,場面很大很熱鬧,明星薈萃,總有不夠過癮的感覺,可能有群眾欣賞水平的提高的原因,更與春晚的主題模糊、不夠鮮明,缺乏精神格調的強化和引導,不無關系。太注重娛樂性,視覺沖擊,而忽視了精神內涵。比如有些小品中,動輒拿殘疾人和弱勢群體開涮,嬉笑怒罵之后呢?收獲空空。格調過于通俗,甚至陷入插科打諢的庸俗化傾向,文藝應該承擔的“啟迪人心,凈化靈魂”的藝術本位,已基本喪失了,比如哈文導演的兩屆春晚主題是,“回家過大年”、“新春中國”等,并沒有充分地挖掘春晚的社會內涵、精神引導功能,沒有厚重的精神承載,浮光掠影、華而不實、外在光鮮,觀眾自然會有濃郁的“審美疲勞”。
羊年春晚確立了厚重而富有民族特點的晚會主題,不僅僅是對內涵匱乏的一種“撥偏反正”,更是一種必要的價值引導。春晚以及各種晚會,作為一種藝術節目,當然也應該和藝術作品一樣,注重善美,強調格調,厚德載物,雅俗共賞,“讓人有所得”。更多地方晚會、各級各類晚會,都應該像春晚一樣,制定一個莊嚴的有精神價值的主題,組織更多有內涵、有品位、有內容、有特色的作品,演繹更多“中國好故事”、中國精神。(梁汴)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2-27韓流明星上央視春晚背后的思考
- 2014-02-27春晚 尋求“開門”與“創新”
- 2014-02-27給“列車春晚”點個贊
- 2014-02-2732年春晚回歸“經典” 馮小剛八招打造"最暖"春晚
- 2014-02-27從春晚小品《扶不扶》說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