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天津調研時強調,作家藝術家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火熱社會生活,扎根人民偉大實踐,推動文藝創作繁榮,推出更多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11月21日新華社)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指出,必須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文藝工作的中心環節,努力創作生產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堅持新時期社會主義文藝方向,推動文藝事業繁榮發展,就是要牢牢把握一個核心兩個基本點,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堅持深入生活和扎根人民這兩個基本定位,讓文藝作品更富內容、更接地氣、更具時代感召力。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理所當然也應該是文藝作品的靈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用先進的思想引領人、用高尚的內容陶冶人、用藝術的魅力感染人,用豐富的形式和深刻的內涵激勵人,是文藝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這樣的文藝作品才符合新時期社會主義文藝工作的方向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欣賞訴求,也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改革開放和國家建設事業。
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多姿多彩的現實生活給文藝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對生活素材深入挖掘、精心提煉的基礎上生產的文藝作品,更能夠放射出思想和藝術的燦爛光華,照耀、豐富我們的現實生活,激發我們追求的熱情和前行的力量。因此,文藝工作者要善于深入生活,熱情擁抱生活,用心體驗生活,從平實而豐富的生活經歷中汲取營養、積淀素材、激發靈感,創作出更多貼近生活、充滿濃郁生活氣息的優秀作品,用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給生活、社會傳遞更多正能量。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能不能搞出優秀作品,最根本的決定于是否能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明確文藝創作的方向,解決文藝創作為了誰、服務誰的問題,往往決定著文藝作品的深度、厚度、精度和生命力,牢固確立為人民創作的理念,遠離銅臭氣,不做市場的奴隸,淡泊名利、撲下身子,扎根于人民群眾,跟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吸取人民群眾的創作智慧,記錄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才能創作出真正凸顯中國精神、唱響時代主旋律的精品,才能經受得住人民的審閱、歷史的檢驗,也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高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