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文藝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握中國精神這個社會主義文藝的靈魂,扎實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到基層和群眾中去,在深入人民生活中提升思想和藝術境界,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
文藝創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深入群眾之中進行深入體驗,才能感受到廣大群眾的生活味道,才能有感而發創作他們喜愛的文藝作品。如果只是呆在家中閉門造車,這樣創作的文藝作品只能讓人們感到無病呻吟,或荒誕出奇。其實,人民群眾生活中會發生大量感人、生動的故事,其曲折離奇的情節可能超出人們的想象,才這些故事進行深入挖掘,一定會打動受眾的心靈。
號召文藝工作者到群眾中去,并不是走形式、裝樣子,根基不能扎得太淺,否則難以取得實效。春季遇到干旱時,地里的野菜因根淺很容易枯死,而根深達一米多的麥苗,即使底葉有些枯萎,一般也能成功渡過考驗。文藝工作者應該學習麥苗不斷深入,不要象野菜一樣,看起來扎根地下,其實浮于表面。
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更能考驗文藝工作者的意志,只要能夠守得住清貧與寂寞,往往能夠創作出更多格調奇特、影響深遠的作品。正如青檀一樣,這種樹木往往生活在懸崖峭壁間,面對貧瘠的土壤,它會不斷分泌酸液將石塊腐蝕,利用毛細孔從中汲取營養,在艱險的生活中創造生活的奇跡。文藝工作中扎根基層,更要象青檀一樣,不但能夠適應環境,甚至能夠改造外界,讓文藝服務群眾落到實處。(徐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