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請你們幫忙,給困難戶買些過冬的衣物。”17日上午,武昌珞珈山街水生村社區居委會主任白力群剛一上班,太婆程冰心委托她的兒子、兒媳婦送來1000元錢。此前一天,正是程太婆的103歲生日。(11月20日《中國新聞網》)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從“千金買宅,萬金買鄰”,“孟母三遷”等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鄰居作為一種社會關系,對生活在其中的人們產生了多么巨大的影響。
現代城市社區,防盜門阻隔了人們之間的交流,鄰居多年竟然不相識的怪事時有發生。這種人際間冷漠的堅冰,需要愛的春風吹融。103歲的程太婆就是這樣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冬天來臨了,還記掛著鄰居中的特困戶,捐錢為他們買棉衣。
來自民間、草根的最美故事,正在為我們點亮一盞盞崇德向善的不滅明燈。去年12月17日,銅川市耀州區王家砭村的42位村民,冒著零下十多度的嚴寒,奮戰兩天一夜,幫助素不相識的側翻車輛撿拾了25噸橘子。他們的凡人義舉,引起社會的強烈反響。村民卻輕描淡寫地說:“助人為樂是先輩留下來的東西,哪能忘呀!”有情有義的王家砭人,讓我們感受到了來自良知的溫存和正義的力量。
友善,無論古今中外,都被廣為推崇。在中國古代社會,君子都非常重視“友”和“善”。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字拆開來就是“二人”,意思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友愛。法國作家雨果說:“善良的心就是太陽。”用友善的態度去對待工作和他人,生活就一定會充滿陽光。在當代,友善更是作為必須著力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踐行。
德不孤,必有鄰。一個人人友善的社會,是一個人人付出、人人受益的社會。在一個充滿友善的地方,人們才能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伸出友善之手,獻出友善之心,讓家園更加宜居,生活更富詩意
鄰居的友善,就像冬天里的一輪暖陽,溫暖著和睦家園。愿那一扇扇緊閉的房門打開一絲縫隙,愿每一個人敞開一顆顆心懷戒備的心,給予他人多一些微笑和問候,多一些關愛和幫助,讓愛的春風吹拂我們的心靈,那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和諧與幸福。(何秦江)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7-17體驗友善 傳遞文明
- 2014-06-19友善待人 方能有善于己
- 2014-06-19“扶我卡”呼吁誠信倡導友善
- 2014-06-13社區要當好鄰里友善的“媒婆”
- 2014-06-13“扶我卡”扶住了誠信和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