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字的中國當代核心價值觀中,從公民個人層面來說,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這八個字是我們做為一個國家的公民,在為人、處事之中必須遵從與恪守的基本準則和人生信條。愛國自不用說,從很小的時候便是要著力培養(yǎng)、形成、刻進身心的意識,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我們每個人,所以,可以說愛國是每個公民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準則。敬業(yè),各行各業(yè),每個行業(yè)都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約束,有不同特長的人去從事,步入社會之中,要尊敬自己所從事的崗位,更要以一顆敬畏之心力求做到為人民更好更多的服務。誠信,是作為一名社會成員理應遵從的信念與規(guī)則,人若無誠信,時間久了,必被看輕,失去信任也就割斷了與他人正常交往的橋梁與紐帶;企業(yè)若無誠信,必然也會失去生存的空間,無法生存,又何談發(fā)展、創(chuàng)新?而一個國家若無誠信,便也因此會被孤立,受排擠,淪為別國的笑談,何來立足、強大?
而對于友善這一條,我想多說一點,在當今充滿著浮躁和追求金錢與利益至上的社會與氛圍之中,友善是人與人之間達到輕松、愉快交往的“潤滑劑”,是實現(xiàn)友好相鄰、與人為善境界的“助推器”。為別人栽下一棵樹,不僅僅只是給他人提供了一處蔭涼,自己也能夠擠身其下盡情享受遮風蔽雨的待遇。為他人讓一次座,你就能站立得挺直,坦然,而你能得到的不僅僅只是尊重和感激。
提到友善,似乎便能讓人想起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回耐心的勸慰,一次坦然的陪伴。其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除了在最基本的誠信基礎之上,只需要以一顆友善的心去對待彼此,為他人著想,自己不會損失什么,反而會因此收獲更多回報,發(fā)自內心的感激,或者社會之中他人的紛紛效仿,繼而帶來整個生活秩序的好轉。
遇事激動、急躁,與別人爭論,或者大打出手,最終的結果無外乎是一方面都不能解決問題,兩敗俱傷。其次損壞的是不僅僅是個人的形象,反而是于事無濟,也給整個城市的形象抹了黑,影響了社會正常的秩序,造成了不良的影響。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6-13社區(qū)要當好鄰里友善的“媒婆”
- 2014-06-13“扶我卡”扶住了誠信和友善
- 2014-04-14以道德模范為鏡激起崇德向善正力量 友善的力量
- 2014-04-14友善的力量
- 2014-03-24倡導“愛國 敬業(yè) 誠信 友善”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