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讓人警醒,引人深思。總書記指出,優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習總書記的講話明確指出了文藝創作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也指明了文藝創作和市場的關系。
我們知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文藝不僅是一種意識形態,而且是一種社會生產;文藝產品不僅具有社會效益,而且具有經濟效益。文藝與市場的關系問題是一個現實而復雜的難題。怎樣做到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我認為應該注重以下幾點:
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二為”方向,這是黨對文藝戰線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樂傾注在自己的筆端,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二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眾所周知,文藝產品不同于物質產品,它除了商品經濟屬性外,更具有精神屬性,它本身就體現著人類的價值觀,承載著塑造人文精神、引領社會風尚、提升道德素養的重要職責。文藝創作要想出精品、占市場,就應該既尊重創作規律,又尊重市場規律,在創作規律和市場規律中找到平衡點。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能沾滿了銅臭氣。優秀的文藝作品總是印刻著深深的歷史烙印,反映著一個時期的審美思潮,凝結著一個時代的精神風貌,激勵著人民不斷前行。
三要堅持真善美,弘揚正能量。文藝作品的社會價值和存在基礎,就在于它是一種真善美的創造。那些低俗的、媚俗的、拜金主義的作品,既與文藝創作的本質要求相背離,也是對市場經濟的利益機制的曲解誤讀。在市場大潮中,文藝創作首要的應是發現、開掘社會生活中的真善美,再加以藝術表現和審美表達。時代發展的夢想追逐,民族振興的精神風貌,積極向上的心靈洪流,豐富多彩的個性呈現,這都是文藝作品亟待開墾、發掘的價值閃光點。文藝工作者要擔負起責任和使命,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為人民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糧,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徐樹喜/嘉峪關市文聯專職副主席)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1-03豐澤區開展文藝進社區聯歡晚會系列活動
- 2014-11-03漳浦縣婦聯會舉行“婦女之家”文藝匯演活動
- 2014-10-29文藝創作應當以民為本
- 2014-10-29醞文藝之美 釀文明之花
- 2014-10-29文藝工作者應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