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創作應當以民為本
習總書記10月15日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關于我國當前文藝現狀的看法與評論,以及對文藝工作者和文藝創作提出的要求和希望,不僅分析了當今中國文藝創作市場中存在的弊病,也為種種弊病指明了糾偏的方向與方法。
文藝,是文學和藝術的總稱,有時指文學或表演藝術,是人們對生活的提煉,升華和表達。俄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有較早較完整的論述,他認為藝術素材來自生活,生活素材需要藝術家篩選,再創造。所以通俗地說就是,藝術,是人們心靈的給養,能夠陶冶人的情操,促進人類進步。因此,藝術,是要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文藝,凝聚著人們群眾創造的物質文明成果,又引領著人們為不斷創造幸福生活而不懈奮斗的樂觀進取精神;它可以將人們從封鎖、自我和庸俗之中解脫出來,轉而引向更為高尚的追求,又將這些追求內化為人們積極的行動,讓人們始終朝向更高的理想和目標奮進。
當今社會,已經是一個信息化高速發展、高度集中的時代,我們可以經由網絡,通過微博、博客、論壇和微信等平臺閱讀的方式,最快時間了解到文藝的一些新動向、新坐標、新信息。不可否認,網絡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文藝作品,精細化的,快餐式的,大眾味的,品種繁多,體裁多樣。但是,我們也同時發現,越來越多的文藝作品之中,精品越來越少,寓意中國傳統文化的作品越來越少,符合大眾口味的也越來越少。更多的是同一面孔,更多的是寡淡無味,更多的是快餐文化,甚至還有更多的只是稍加復制再添上幾筆便成一篇文章,然而這些作品大多數的過程是是一夜風靡,又一夜消泯。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10-27順風當扯篷 文藝時代已來臨
- 2014-10-27優秀文藝作品是人民的精神食糧
- 2014-10-27文藝工作者“文明起來”才能多出精品
- 2014-10-27徹底改變文藝低俗現狀
- 2014-10-27文藝要“浪漫”不要“獵奇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