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必須有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我國作家藝術家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德藝雙馨的要求,這是社會主義文藝工作者職業操守的基本內核,為新時期文藝創作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文藝是影響人、引領人的時代號角,而吹號角的人首先要志存高遠、心懷赤誠。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筆下的“三吏”、“三別”,成為真實反映安史之亂的不朽史詩;人民音樂家聶耳創作的《義勇軍進行曲》,吹響了中國人民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響亮號角……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那些偉大的詩人和藝術家,從未放棄他們對家國天下、對民族命運的責任擔當,他們的作品呼應著人民的憂樂,深沉地表達著對現實的觀照。
近年來,惠州涌現了一大批德藝雙馨的老中青文藝家,市文聯所屬各文藝家協會會員從1661人增至3270人,其中省級會員從381人增至690人、國家級會員從80人增至209人。但追求藝術精益求精沒有句號,追求道德自我完善亦無止境。今天,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只有依照德藝雙馨的要求,自覺堅守藝術理想,不斷提高學養、涵養、修養,加強思想積累、知識儲備、文化修養、藝術訓練,認真嚴肅地考慮作品的社會效果,講品位,重藝德,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努力以高尚的職業操守、良好的社會形象、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贏得人民喜愛和歡迎,才可能談得上鑄造靈魂、引領時代,才可能真正為實現惠州新跨越凝心聚力。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文藝作為意識形態的重要內容和人類精神世界的獨特載體,對推動社會的文明進步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牢記責任,德藝雙馨,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這是黨和人民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深切囑托。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會永遠健康向上、永遠充滿希望。
魯迅先生曾說:“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擁有5000年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置身改革開放偉大時代,今日中國文藝事業面臨大發展、大繁榮的豐厚基礎和迫切需要。廣大文藝工作者認真領會文藝工作座談會精神,切實加強自身學習,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提高自身學養、涵養、修養,努力做到德藝雙馨,就一定能夠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以文藝更好地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特約評論員 白璐)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27文藝工作者“文明起來”才能多出精品
- 2014-10-27繁榮文藝需要文藝工作者自強不息
- 2014-10-17文藝工作者應“頂天立地”
- 2011-06-23劉云山在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會上的講話
- 2011-06-21劉云山出席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