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從這樣的高度認識文藝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習近平指出,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生產出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文藝工作者應該牢記,創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必須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文藝工作的中心環節,努力創作生產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習近平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藝創作迎來了新的春天,產生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文藝工作者要志存高遠,隨著時代生活創新,以自己的藝術個性進行創新。
優秀的文藝作品令人振奮,是時代的主旋律,給予我們無窮的動力。很多年前,由李雪健主演的電影《焦裕祿》,多年之后想起,對這部電影還是記憶猶新,這是為什么?因為它是精品,李雪健深刻刻畫了焦裕祿這一優秀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讓人感動。后來的《孔繁森》、《牛玉儒》等優秀的影視作品也同樣達到了這樣的效果。
剛剛在央視一套播放的電視劇《馬向陽下鄉記》是一部反映下鄉的第一書記帶領山村人民致富的故事,題材與時俱進,富有時代特色,非常好看,觀眾樂于接受。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27繁榮文藝需要文藝工作者自強不息
- 2014-10-27從《北平無戰事》走紅看文藝的堅持
- 2014-10-27為時代“潑墨”是文藝的使命
- 2014-10-27靜下心來搞文藝
- 2014-10-27凈化文藝讓國人增強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