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趙本山做客人民網接受訪談,談了自己和旗下演職人員團隊關于習近平在京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的學習體會。趙本山提到,在座談會結束后的第四天夜里,他帶領整個“鄉八”劇組召開學習會議,包括小沈陽、宋小寶、“劉能”、“趙四”都作了發言。(10月23日人民網)
趙本山在接受訪談是談到:要珍惜這行、熱愛這行,首先要熱愛自己,要文明起來。文藝涉及到文明問題,其實庸俗這兩個字就是離文明遠去。我們的藝術作品,要知道為誰的問題。第一點要服從社會效益,然后是市場效益和經濟效益。我們要繼續打造一些精品,我們有能力、也有智慧去引領觀眾文明,這個社會是需要引領文明的。
趙大叔這番話發自內心,是句大實話,也是認真學習習總書記在京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話精神領悟出的深刻體會。細細品味,頗有道理,值得我們思考。
一個好的文藝工作者,要珍惜這行、熱愛這行,首先要懂得自尊、自重、自愛,宣傳文明,首先要自己帶頭“文明起來”。只有文明起來的作家、藝人等文藝工作者才能宣傳文明,倡導文明,引領文明,唯有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引領,才能用優秀的文藝作品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
習近平曾經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作為承載文化精神價值的物質基礎和傳播形態,必須保持崇高的精神價值和精神追求,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為引領,始終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始終堅持高揚主旋律,唱響奮進凱歌,并使之成為時代最強音。
文藝工作者“文明起來”,才能看清前方,不被金錢迷住眼,不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正確“把好文藝方向盤”,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的宗旨。唯此“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染了銅臭氣”,才能成為現實,才懂得“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才能莊重地面對自己,面對讀者,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文藝工作者“文明起來”,才能堅持“二為”方向——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方向;堅持“雙百”方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三貼近”原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為廣大群眾服務。文藝工作者不“文明起來”,必然把低俗甚至庸俗當通俗,沾滿了銅臭味,一切向錢看,鉆進錢眼里拔不出來,“為了讓藝術賣出一個好價錢”不惜粗制濫造一些“床上戲”剝奪眼球和票房價值,低俗不堪,污染公眾視角。可如今,有些文藝或是文化,可能是在為金錢服務,遠離了人民大眾,所謂還有大眾化,那就是成了人們飯前茶后的調料,完全喪失了教育民眾、引領現代文化的作用。
文藝工作者“文明起來”,才能創造更多的藝術精品。任何時候文藝工作者的文化引領意識和作用不能淡薄,要保持崇高的藝術追求,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文藝工作者應該是先進文化、美好情操和高尚道德的傳播者。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文藝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不能消退,文藝創作的時代主旋律不能消退,文藝作品的理性光輝不能消失。一個有社會責任感和職業良知的文藝工作者,應自覺把個人的前途命運,包括藝術生命和事業追求,與黨和人民的事業融為一體,應嚴肅認真地考慮作品的社會效果,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用于服務人民和偉大時代。才能像習近平總書記對藝術家殷切希望的那樣:“德藝雙馨”,“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 ,創作出更多更好更杰出的精品服務大眾。(叢蓮)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10-27愿更多的“祝愿溫馨”唱出文明交響
- 2014-10-27寶馬車司機打環衛耳光踐踏了文明和人格
- 2014-10-27老舊小區改造是推動城市文明程度提升的一劑良藥
- 2014-10-27文明的細節關照
- 2014-10-27“依法”是文明的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