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扶”照見一個人綜合素質高下
http://www.caoliu14.com?2014-03-24 17:28? ?來源:西安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六旬老人獨自出門到醫院,沒想到通過西安長安區華美十字時腿一軟就摔倒在路上,正在上班的文明引導員張小謀一人扶不起,喊身邊圍觀者幫幫忙,但沒人動,還有人搖手讓張不要扶,小心惹禍上身。最后還是張小謀與另外一位文明引導員扶起了她,那名引導員還扶她去了附近醫院治療。
遇到年長者摔倒究竟扶還是不扶,如今不是件簡單事兒,以往人們炒作的某人摔倒沒人扶,一方面怕好心沒好報,摔倒者訛上自己;二是近年來這種訛人者屢見不鮮,實在沒有處理好,人們有后顧之憂;三是過分渲染訛人者所為,有夸大事實之嫌。如今訛人者畢竟還是極少數,好人還是絕大多數,況且,人們大都會知恩圖報,感恩戴德的,即使不幸遇到某些不講理的小人,這類人也會受到良心的譴責,所以,做好事者,還要大膽些好。
遇人倒地,到底是扶還是不扶的問題,照見一個人綜合素質高低,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遇事都有清醒頭腦的。平日多練“功”,用時不費功。要回答好這一問題說到底還是因人而異。現在有種怪相,似乎事不關己,多一事莫如少一事,少一事莫如沒有事。當然,媒體理所應當地反思自己那些地方做得還不夠好,那些地方還需要改進,哪些地方那些問題無論主觀如何,客觀上實際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一個人遇事,如何反應,是關鍵時刻如論如何都裝不出來的,都是平日里日積月累的結果,而平日里的一舉一動,要靠我們點滴養成。
記得春晚演過小品“扶不扶”,所以能夠引起強烈共鳴,是因為它觸動了我們每個人的敏感神經,那種說一套做一套的人,無權討論這一問題,對人講馬列主義,對自己自由主義的人,也說不清這類問題,唯有那些敢于見義勇為者、無私奮獻者先人后己者,才最有資格研討這類問題。但愿以后遇到此類問題,人們會毫不猶豫地伸出自己的援手,再也不用討論該不該伸手的問題了。(特約評論員 拓荒牛)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3-24為“扶不扶”難題求解
- 2014-03-06扶不扶倒地者? 福建專家教大家“扶人”的技術
- 2014-02-27不能讓“扶不扶”難題阻礙雷鋒精神傳遞
- 2014-02-27讓“扶不扶”跳出“服不服”的怪圈
- 2014-02-27愿“扶不扶”不再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