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q0qi0"><del id="q0qi0"></del></dl><td id="q0qi0"><kbd id="q0qi0"></kbd></td>
    <input id="q0qi0"></input>
    <s id="q0qi0"><kbd id="q0qi0"></kbd></s>
  •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文明創建頻道> 綜合信息 > 正文
    找得回文化 記得住鄉愁
    http://www.caoliu14.com?2014-03-04 09:31? 吳旭濤?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寧靜的塔下,車流驚醒了美好。

    東南網-福建日報3月4日訊(本網記者 吳旭濤)一項數據顯示,我省的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數量已達82處,其中中國歷史文化名鎮7處、中國歷史文化名村16處,約占全國名鎮名村總數的6.57%,僅次于山西、浙江、廣東,位列全國第四位。另一項數據顯示,在中國傳統村落的名錄中,我省的傳統村落共有73個。

    這些進入國家級或省級名錄的村鎮,在城鎮化的進程中,因為不同的開發保護模式,走上了現狀迥異的發展道路。記者走訪了幾個村鎮,試圖從他們的現狀上,找尋一縷鄉愁。

    【一】

    觀察:塔下,鳴笛吵醒了夢想

    三年前,龍巖女孩莫莫辭去了北京的工作,來到南靖縣塔下村,開了一家旅店,名叫“沐浴陽光國際青年旅舍”。和旅舍的名字一樣,莫掌柜當初來到這里,滿懷著憧憬和夢想,“我第一次來塔下時,看到古樸的老房子前,兩個老人端著碗吃飯,孩子們在石橋邊嬉戲,遠處炊煙裊裊,眼前溪水潺潺,那一幕場景我永遠都忘不了。”她說,她有歸隱山林的愿望,所以就在這里定居創業。

    可是這三年的變化,把她從夢想中喚醒了。塔下村位于南靖縣書洋鎮西部,為福建省第二批歷史文化名村、首屆中國景觀村落。自2007年后,就進行大規模旅游開發。當記者來到塔下村,看到古村落的道路上已經停滿了車,偶爾一兩聲喇叭格外刺耳。一下車,就遇到許多人上前來攬客,詢問是否要住宿,路邊的墻上貼了許多廣告。

    “現在和我當初來的時候很不一樣了,游客很多,旅店之間競爭很激烈,不是當初那種味道了。”莫莫說。

    離塔下村不遠處的云水謠,也正招待著來自各地的游客。不過,路邊各種小攤,以及新加的許多商業設施,讓人感覺與《云水謠》中美麗的村落不太一樣了。“河邊色彩鮮艷的充氣游樂設施,和村子真的格格不入。”當地的“80后”女孩小郭向記者抱怨,她記憶中的云水謠不是這樣的,河流、老房子、農田,沒有被改造,也沒有這么多的小攤販。

    思考:

    “福建的歷史文化村鎮文化遺產保護現狀差異比較大,從地理看,沿海縣市風貌較差,內陸縣市風貌較好;從經濟水平看,發達縣市風貌較差,欠發達縣市風貌較好;從類型看,集鎮、城堡類風貌較差,聚落、紀念類風貌較好;名鎮風貌較差,名村風貌較好。這種規律性差異與福建省區域地理差異大,區域社會歷史和經濟水平呈現出的山海不平衡密切相關。”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樓建龍說。近日,他完成了《福建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人文引導與城鎮生態復興》的課題,對全省名鎮名村進行了深入的調研。

    “對于名鎮名村的古跡,我們要進行保護性利用,并尊重適度開發的原則。”樓建龍說。

    歷史文化村鎮應當充分體現各自特色,諸如大拆大建、白紙畫圖的“大手筆”是行不通的,開發利用的手段需要嚴格控制、謹慎推廣。

    除此之外,應促進傳統產業的回歸,傳統文化的有序傳承。“蘊含在歷史文化村鎮中的傳統文化,可以歸納為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兩大部分。可以讓每一個走進村鎮的人得到身臨其境的體驗與感受。傳統文化只有在村鎮之中鮮活起來,才能得到真正的延續并且發揚光大。”樓建龍說。

    【二】

    觀察:人都到哪兒去了?

    2008年福建土樓進入“世遺”名錄后,眾多的土樓走向了不同的命運。

    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商業氣息蓋過了人文氣息,這是大多數“世遺”土樓內的情景。而大多數沒有進入“世遺”名錄的土樓,則和它們所在的村子一樣,處于無人喝彩的窘境。

    位于南靖縣書洋鎮西北的石橋村的土樓群,就是這樣一種境況。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石橋村曾經擁有23座土樓,它們距河坑土樓群僅2公里,卻游人罕至。由于村中人口外遷,土樓無人管理,目前村里現存土樓17座,其余6座均已倒塌,僅存遺址。數據顯示,石橋村興旺時有1500多人,由于人口外遷,戶籍人口僅剩千余人,常住350人,且大部分已遷出樓外,另建樓房。

    思考:

    樓建龍認為,城市與農村在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兩極化特征日益明顯,大量農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直接導致了農村人口特別是青壯年人口減少。村鎮之間常年只見留守的老人與兒童,缺少經濟活動,只能變成一個大尺度的靜態展示空間,喪失了活力。

    樓建龍舉例,位于寧德福安市的坦洋村,是一個傳統產茶村落,歷史最盛時期曾有36家茶行,雇工3000多人。現在種茶、采茶、擇茶、制茶、賣茶依舊是村民的日常生活內容。村民們延續傳統以茶為中心的生活方式和禮儀文化,甚至保持在住宅里制茶的傳統家庭作坊生產方式。

    樓建龍認為,傳統產業曾經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支撐著名鎮名村的經濟繁榮與發展,作為特色名片,理應成為支持名鎮名村再發展的重點內容。他呼吁,各名鎮名村要從挖掘本地傳統產業出發,找到發展的路子。

    【三】

    觀察:鯉魚溪:人魚同樂

    鯉魚溪,位于周寧縣浦源村。在這里,“人魚同樂”成為獨特的人文景觀。據當地人介紹,當地明、清兩代政府均有明文保護溪中的鯉魚,村民也非常愛護門前溪中的鯉魚。

    如今,鯉魚溪知名度雖高,但當地并未遷走溪邊的住家,還因勢利導,把古代的“人魚同樂”景觀保留下來。走進浦源村,村子沿著S形溪流布局,通過在村口蓄潭、村尾挖池而形成八卦圖式。而溪邊的居民則與鯉魚相伴生活,溪中鯉魚也從不怕人,形成鯉魚“聞人聲而來,見人景而聚”的景觀。

    除此之外,浦源村還把與魚相關的景點串聯起來,凸顯傳統“護魚文化”。游人來到鯉魚溪,能看到溪畔的鄭氏宗祠。村里大多數人姓鄭,就是宗祠里供奉的鄭氏祖先,制定了保護鯉魚的鄉規民約,一直保留至今。而埋葬鯉魚的魚塚則更體現了當地村民對鯉魚的尊崇。幾處景點,無不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

    思考:

    浦源村鯉魚溪的樣本,體現了名鎮名村保護中較為高級的方式——歷史村鎮的文化再塑造。

    “單純地把古村落理解成一種具有象征含義的模型,是博物館式的靜態保護。注重古村落作為一種文化載體的延續與生長,就有可能在繼承和保護的前提下,為古村落找到一條繼續生存和發展的道路。名鎮名村作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優秀聚居地,仍然成為許多現代人的首選。”樓建龍說,在生產力相對低下的農耕社會里,人們因無為而有限獲得。在現代社會,人們因有為而肆意索取。“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名鎮名村的經驗得失,將告訴我們納山理水、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共贏”思想。

    “農耕文化曾經培育并燦爛了中華文明兩千年,而短短一百多年的工業進程,即在創造出大量的物質財富后,讓我們如此無奈卻又直接面臨著資源約束、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的嚴峻形勢。維護并學習古人尊重自然、和諧山水的村落營造模式,將促使現代中國成就更多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人居環境。”他說。

    責任編輯:金婷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心情榜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爽爽爽爽爽爽a成人免费视频,国产精品麻豆视频,69式性无遮挡免费视频下载,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麻豆
    <dl id="q0qi0"><del id="q0qi0"></del></dl><td id="q0qi0"><kbd id="q0qi0"></kbd></td>
      <input id="q0qi0"></input>
      <s id="q0qi0"><kbd id="q0qi0"></kbd></s>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 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中国精品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VVV| 日本大片在线播放在线| 国产八十老太另类|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香蕉免费在线视频| 日本高清乱理伦片中文字幕啊| 国产女同志videos|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dvd| 香港三级绝色杨贵妃电影| 日本哺乳期xxxx丨|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美女网站色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成人影院| 免费乱码中文字幕网站| bestialityvideo另类骆驼|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深夜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麻豆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 | 六月丁香综合网|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香蕉免费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 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а√最新版地址在线天堂| 波多野结衣妻奴| 国产电影麻豆入口| 久久久久久久伊人电影| 精品一二三四区| 国产精品欧美福利久久| 久久青草精品38国产| 翁虹三级伦理电影大全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