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夫妻月合法收入達8000元的中部地區(qū)公務員,在媒體“吐槽”說,如今管得嚴了,隱性收入沒了,禮品也沒了,他感嘆“公務員不好當了”,并泄氣地表示“考慮離職”。經(jīng)報道后,這一事件迅速升溫,一部分公務員出來發(fā)聲支持“公務員不好當”觀點,更多的公眾站出來進行反駁或評判,各大媒體也選擇性刊載了各方言論。在各方的積極參與下,僅僅十多天就將這一事件演變到了“公務員辭職論”時代。
筆者作為一名“相關(guān)”人士,也在不斷關(guān)注這一被演變的時代,隨著事件的不斷發(fā)酵,各方的觀點也逐步理性和深入,甚至到了制度層面的探討。筆者在拜讀各家言論的同時,隱隱的感覺這一時代似乎來得過快、來得過早,與此同時,幾個問題縈繞在我的腦海,為了能更好的自圓其說,期間也和很多人士進行了交流,在這熱度逐漸降溫的“后公務員辭職論”的時候形成了幾條自問自答。
“公務員辭職論”為何火了?“公務員”依然是個敏感詞匯。
“辭職論”在現(xiàn)代社會并不是個新鮮語,各個國家的各行各業(yè)都有這樣的言論,在我國很多行業(yè)的從業(yè)者也有類似的抱怨。比較典型的是出租車司機,由于經(jīng)常下班晚過公交車,所以乘坐出租車的時候比較多,和司機交談時聽到最多的就是“太辛苦,賺不到錢,想辭職”。相信大家也都有類似的經(jīng)歷,但出租車司機長達數(shù)年的“辭職論”卻不及公務員短短十多天的“牢騷”,究其原因,公眾和媒體,也包括公務員群體,依然把“公務員”當成一個特殊群體,“公務員”依然是個敏感詞匯。
公務員們?yōu)槭裁匆o職?其實所有人的辭職理由都一樣。
不管公務員是否是一種普通職業(yè),辭職理由和所有人的都一樣。尤其是這種所謂“抱怨式辭職”,理由無非是:待遇低、工作辛苦、離家遠等。這次發(fā)聲的公務員主要來自基層,隨著改革力度的加大,一些原有的福利消失了,只靠著兩三千的工資確實壓力很大,尤其是80后們,參加工作幾年,面臨著住房、結(jié)婚、生子和養(yǎng)老的多重壓力。之所以會在此時集中爆發(fā),主要由于前后的落差較大,尤其是和自己所期望的差距太大,進而產(chǎn)生了牢騷,萌生了退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2-16北京公務員道德準則是轉(zhuǎn)變作風的“法寶”
- 2013-11-25"逃票不能當公務員"是誠信建設(shè)應有之義
- 2013-10-31出差期間行房受傷 澳大利亞公務員求償未果
- 2013-10-31"逃票不能當公務員"是誠信建設(shè)應有之義
- 2013-10-29新華網(wǎng)評:廉潔年金,能否讓公務員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