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見義勇為是個“技術活兒”
http://www.caoliu14.com?2013-11-25 16:40? 楊朝清?來源:四川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見到女孩被人打劫,小蔡不顧自己已有5個多月的身孕,沖上去抓賊。歹徒對她拳打腳踢,她也毫不畏懼。最后,歹徒被抓住了,她也流產了。這件事發生在兩個月前,但一直到近日江蘇江陰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工作人員來到小蔡家里,鄰居們才知道,這個女子竟然如此勇敢。(10月31日《現代快報》)
見義勇為作為一種典型的利他行為,所倡導的是一種公共的價值理性,有助于維護公共秩序,守衛社會文明。面對違法犯罪分子,孕婦挺身而出,卻為此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價——流產。當正義的旋律與悲情的故事組合在一起,人們在肯定見義勇為行為的同時,也在思考見義勇為應該如何進行“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理性選擇。
見義勇為不僅是一個道德問題,還是一個技術問題。作為一種法律義務之外的社會責任擔當行為,見義勇為不僅要求當事人具有美好的道德品質、充分的勇氣,還要求當事人具備充足的體力、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素養。對于承載兩條生命的孕婦來說,見義勇為具有巨大的安全風險;稍有不慎,就會帶來“悔之晚矣”的悲愴。
倡導見義勇為,并不是要求所有的社會成員不分年齡、不分身體狀況、不分場合、不計后果,而是鼓勵人們量力而行。畢竟,一個成熟的社會,要盡力避免讓老弱病殘孕等弱勢群體去承擔他們并不勝任的事情,尤其是避免讓他們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孕婦見義勇為雖然符合理想主義的道德審美,卻在價值排序上值得探討。
見義勇為的前提是當事人要有足夠的行為能力,能夠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去幫助別人,這既是對價值理性的堅守,也是對弱勢群體的呵護。控制見義勇為的安全風險,壓縮利他行為的成本,才是現代文明應有的尺度。倘若見義勇為需要以人的生命為代價,又有多少人愿意不計成本?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11-25道德教育該怎么給力
- 2013-11-25讓道德模范引領人人向善
- 2013-11-25學習道德模范要持之以恒
- 2013-11-25發放道德幣 掀起志愿服務新熱潮
- 2013-11-25道德是不會說話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