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自貢市鹽義倉社區在互助微公益項目中,推出了“道德銀行”的創新舉措,即向廣大社區居民志愿者發放“道德銀行儲蓄存折”,以道德幣記錄愛心捐贈和志愿服務,而且可使用“存折記錄”的道德幣以一定的兌換比例去“道德銀行”換取相應的物資和服務,以此引導社區居民互幫互助,確保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的常態化持久化。
據了解,“鹽義站”的商品和服務是由愛心商家捐贈和提供的,里面種類繁多,不僅有食品、玩具、生活用品、體育用具、化妝品等,還有興趣班培訓、旅游券、電影券、美容美發美甲、手機話費等多項服務。比如,1個道德幣可以兌換一張5元的話費券,如果積累到了20張還可以兌換一部智能機。這種新穎獨特的模式,不僅體現出了勞動的價值,更調動了大家志愿服務的熱情,最重要的是自覺形成了友愛互助的良好風氣。截至目前,該活動已經吸引了一千余名志愿者報名參與。
“道德幣”為何受到社區居民的歡迎?其原因在于行善舉做好事得到了有償回報,雖然這種回報是微不足道的,僅僅價值5元10元,但所謂“禮輕情義重”,這種“獎賞”讓志愿者真切感受到精神的關懷和心靈的尊重,內心的榮譽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這種道德層面的撫慰和心底深處的滿足,就是激發每個人天性善意的最大動力,也在全社會掀起“有德者有得”的良好風尚。
提及志愿者無償服務,在我國已經盛行多年,已有成千上萬的愛心人士踐行著美德,以奉獻之心為他人排憂解難。但與之不太匹配的卻是受助人感恩意識的單薄,似乎志愿者就是道德的“完美之神”,無私付出簡直成了天經地義之事。其實,恰恰相反,志愿者的勞動價值是最應該得到珍視與關注的,否則以漠然相待,極大地挫傷了志愿者服務的熱情,難道還會一直把愛的接力傳承下去嗎?四川省自貢市鹽義倉社區以“道德幣”來記錄和獎賞志愿者善舉,正是彌補了先前志愿服務獎勵的空白,讓愛心無限傳播,讓真情綻放光芒。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1-25公民道德教育需體現“三個味”
- 2013-11-25學“道德模范”需要注重“五個結合”
- 2013-11-21思明區筼筜街道開展“做志愿者,積德行善”道德講堂活動
- 2013-11-21東山縣供電公司:“道德講堂”宣揚身邊好人
- 2013-11-21東山縣召開中小學生“班級道德講堂”現場觀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