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九九重陽 敬老盡孝正當時
http://www.caoliu14.com?2013-10-31 15:00? 李潤杰?來源:山東文明網
我來說兩句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又有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重陽佳節因此又包括了敬老的內涵。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許多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俗語云“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我們大家也都常把“百善孝為先”這句話放在嘴邊,孝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和倫理道德之根,一直備受推崇。《孟子·梁惠王上》有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句中第一個“老”就是指贍養、孝敬之意,后面的兩個“老”則是名詞“老人”和“長輩”的意思。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至善、大愛、無尚的人性的結晶,來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又融入其中。應該說孝道也許更多注重于家庭的倫理,即對自己父母的孝心,孝順。作為中華傳統道德的核心內容之一,“孝”無論在觀念上還是在做法上,對培養和塑造中國人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形態無疑都產生了長久的影響,如對父母及有血親關系長輩的敬愛;而后者則將孝道更加推廣之,由單純的家庭及血親內的關愛延伸出了尊老、禮讓、博愛等美德,而且顯得更加仁愛,寬厚,由此,更將孝道的深義賦與和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老人身上。這,更需要我們社會人人之間都要有一種大愛,需要一顆仁慈而寬廣的胸懷。
孝是我們年輕人需要擔負責任,是我們應盡義務、是后輩對長輩的感恩所做出的回報、是考察一個人人品行高低的標桿。一個缺乏孝道的社會,人間友善和親情之愛就難以為繼。孝還是維系家庭倫理秩序、構建社會道德的重要基石。如何保護好、維護好、發展好孝道文化,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成為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任務。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10-31沒有道德“退步” 何需法律“補臺”
- 2013-10-31評選道德模范是致敬更是學習
- 2013-10-31“送母進救助站”不能止于道德批判
- 2013-10-31欣聞“道德品質成擇偶首要標準”
- 2013-10-31重拾被忽視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