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男女在擇偶時看中對方什么?“高富帥”未必能戰勝“鳳凰男”。上海市婦聯與復旦大學社會性別發展與研究中心聯手進行的一項網絡調查顯示,在一系列備選項中,男女雙方選擇的前三位因素結果一致,分別為道德品質、感情好壞、收入水平。 (10月15日《東方網》)
說實話,“道德品質成擇偶首要標準”的調查結論,讓筆者深感意外。何也?因為我們身邊,早已充斥了太多的“男重外貌,女重收入”、“無房無車不結婚”等婚戀調查和報道的鼓噪,讓公眾產生了一種錯覺:在婚戀圈,滿世界似乎都是“物質女”或“獵艷男”。
而上海市婦聯與復旦大學的這個調查,讓我們清晰地看到,“高富帥”代表的外貌長相財富,和“鳳凰男”代表的家庭出身,并非如今年輕人擇偶的首要考慮因素,實在讓人欣喜。這充分說明,當今的婚姻觀念仍未受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而變得功利。難怪有網友興奮地表示:“可以相信愛情了”。
道德品質成當今擇偶首要標準,恐怕要歸功于,有關部門長期宣揚道德模范典型,展示社會文明風尚,弘揚了道德品質,傳承了道德精神,洗滌了公眾心靈,從而自覺踐行道德。比如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就挺震撼人心,令人感動,促人自省,催人向善,溫暖著每一個國人的心靈。在這種語境下,全社會怎不會崇尚道德,以道德品質好為榮,以道德品質好者為尊?
無論社會如何浮躁,人心如何“不古”,生活如何艱辛,道德品質確應成為當今社會擇偶的首要標準。且不說人心向善是這個社會永恒的主題,單就“德”字而言,它是每一個人的立身之本。這方面的名言不勝枚舉:“德者,人之根干也”、“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就能為非作惡愈大”……無論時代怎么變,人的立身之本不能丟。
即使在婚姻、家庭生活中,道德品質也是維系婚姻穩定、家庭幸福的根本。因為婚姻需要忠貞不渝、誠實守信、相敬如賓等道德品質,家庭需要盡職盡責、相互扶助、團結和睦等道德品質。婚姻家庭內的道德,更是一種倫理道德,它是婚姻美滿的紐帶,是家庭幸福的避風港。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充滿“道德細胞”,社會的“道德大廈”就會愈加穩固。
筆者期盼,社會輿論少一點“無房無車不結婚”等價值觀錯位的鼓噪。一位情感專家曾說,過分追求女性的容貌外表不是成熟男人的表現。過分追求男性的長相財富,同樣也不是成熟女性的表現。不顧實際地給婚戀中的男男女女扣上“物質化”的標簽,更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何勇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31讓道德模范的光輝照亮心靈
- 2013-10-31道德講堂 引領公民道德建設的時代航向
- 2013-10-31學“道德模范”需要注重“五個結合”
- 2013-10-31公民道德教育需體現“三個味”
- 2013-10-31讓“道德福利”成為社會文明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