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市民發現,有一批“特別”的公益廣告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廣告制作精美,通過年畫、漫畫、剪紙等藝術形式,宣傳內容貼近生活,貼近民心。這是中國文明網推出的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她通過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弘揚中國文化傳統,改編人們的道德觀念,多方位來倡導講文明、樹新風的風尚。
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取材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直接而溫馨地讓“德孝”進入心中,所表達的內容淺顯易懂,深入民心。例如,廣州曹鋒明的陶藝,老母親一針一線縫補書包,小娃娃為老母親披上外套。公益廣告語: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則公益廣告以溫馨的形式引起共鳴,馬上讓人聯想起自己的母親,讓“孝”字走進百姓心中。又如,上海豐子愷舊居陳列室供稿的畫“小松植豐原,他日自參天”,廣告語:育美德少年,圓我中國夢。
此外,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不僅起到宣傳的作用,還能起價值導向和教化的功能。例如,天津泥人張彩塑工作室提供的一副公益廣告:我們中國人 擰成一股勁。畫中四個泥娃娃憨態可掬,一個拉一個齊心拔蘿卜。公益廣告以“彩塑”、“幼兒”、“拔蘿卜”這樣淺顯的形式進入百姓的心里,圖文搭配,深入淺出地表達齊心協力,其利斷金的意念。從青少年出發,讓百姓自然聯想到“我們青少年,擰成一股勁,德智體美齊發展,凝聚中國新力量;我們老百姓,擰成一股勁,攜手邁進小康水平,奔向幸福生活;我們黨員干部,擰成一股勁,致力和諧穩定,創社會新局面;我們中國人,擰成一股勁,抗天災渡危難,團結一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種公益廣告從思想精神層面上對百姓們起到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又如,陜西戶縣沈英霞做的畫《鄰家有事 我來幫忙》,像一股淳樸氣息直撲心頭。畫中描繪出鄰家蓋房,你來添磚我來加瓦,一副其樂融融的鄰里情。這樣淳樸的鄉鄰,與城市生活中的鄰居形成鮮明對比。這幅畫勾起百姓們對和諧鄰里的向往,對人性真善美的向往。
一幅幅精美的公益廣告,以它獨特的方式深入百姓心中,潛移默化的幫我們重拾那些被遺忘了的“道德”,在廈門這座美麗的城市形成一道亮麗的風采線,更是掀起講文明樹新風的學習熱潮。(李天真)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31讓道德模范的光輝照亮心靈
- 2013-10-31道德講堂 引領公民道德建設的時代航向
- 2013-10-31學“道德模范”需要注重“五個結合”
- 2013-10-31公民道德教育需體現“三個味”
- 2013-10-31讓“道德福利”成為社會文明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