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做了關于愛心志愿者在淘寶銷售虛擬“白雪可樂”救助再生障礙性貧血女孩白雪的報道。登錄淘寶網,搜索“白雪可樂”,單價3元。寶貝詳情中寫道:“您節省下來的這3元錢,將用于再障患者白雪的骨髓移植。一瓶‘白雪可樂’,收獲一份心靈上的清涼,幫助一個美好的生命。”原來這是一場愛心接力與生命倒計時的賽跑。“白雪可樂”不僅僅是一個虛擬商品,更是一份份實實在在的愛心。正是愛心的不斷匯聚與傳遞,截至10月初“白雪可樂”已銷售50多萬瓶,共籌集愛心款170多萬元,挽救了白雪年輕的生命。
3元1瓶的“白雪可樂”不僅讓我們看到了愛心撐起生命的奇跡,也讓我們看到了基于草根階層的微公益力量的不斷壯大。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通過微博和電商支撐的公益平臺,購買虛擬的白雪可樂,挽救了一個重癥少女的生命。愛心撐起了“微公益的奇跡”,這令每一個購買過白雪可樂的人感到欣慰。實際上,白雪并不是第一個通過淘寶虛擬商品募集善款獲得救助的人。來自阿里巴巴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淘寶公益平臺上共有224家公益網店,這些公益網店2012年共籌集善款2567萬元。網絡“微公益”因其金額較小,易于操作等特點正在成為一種匯聚愛心的巨大力量。
然而,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應看到“微公益”面臨的瓶頸:目前“微公益”沒有公募資質、資金往來缺乏監督、內部管理疏漏。因此如何促進它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當前應當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主要需要四個層面:一是政府層面,政府需要組織建立專業的志愿者服務團隊,完善志愿者服務管理辦法,讓更多的“草根”志愿者走向專業化。二是公益機構層面,具有公募資格的公益基金機構應當利用其在資金募集與管理上的豐富經驗,輔助“微公益”志愿者,架好二者之間的橋梁,從而搭建合法的募捐平臺。三是志愿者層面,志愿者發起的所有項目應當符合志愿者管理辦法,在活動過程中保持服務團隊的純潔性。四是社會監督層面,保證所有的善款真正用于救助是每一個捐款者的心愿,巨額善款的管理與使用離不開有效的監督。善款管理者應及時公布財務收支,接受社會的監督。通過規范的監督平臺,營造公開透明的誠信環境,這樣才能使更多愛心人士真正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
生活中還有一大群人需要關心,需要愛,只是未被關注。正是基于草根階層的“微公益”用他們聚沙成塔的力量撐起一個個生命的奇跡。我們知道,“微公益”的力量是無窮的但同時也是零散的,它需要用規范的道具將其匯聚,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愛的“微公益”需要你我他!(吳秀英)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31沒有道德“退步” 何需法律“補臺”
- 2013-10-31評選道德模范是致敬更是學習
- 2013-10-31“送母進救助站”不能止于道德批判
- 2013-10-31欣聞“道德品質成擇偶首要標準”
- 2013-10-31重拾被忽視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