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開后是重陽”。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當菊花臨霜盛開時,中華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就到了。因為與“久久”同音,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而現在,這一傳統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進一步在法律上明確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日作為老年節。因此,今年也是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生效后,我們迎來的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
作為文明古國,“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理念更是源遠流長、深入人心。我國歷朝歷代都有關愛老人的政策法規,例如,漢代就明確指出“凡不孝者,斬之。”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還專門下令各州府給當地為人正派的老者月月供米,年年供肉。現今,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也都在這天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游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老人們的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里。許多家庭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節日的特別祝福。
其實父母并不在意于重陽這天怎么過,而是想在他們的晚年生活中,希望多與子女見見面,聊聊天,安享天倫之樂,更多的是追求一種精神慰藉。我們應該多為老人做些事情,愛惜他們、幫助他們。有人醫治老人,千金散盡;有人贍養老人,不惜重金。有人信奉“百善孝為先”;有人恪守“一闖孝義生死關”;有人選擇善待老人,有人選擇拒絕贍老。美與丑,善與惡,全在一念之間,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系于一瞬。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當你跑得越來越快,卻沒注意到他們越來越慢;當你一天天長大,卻沒有注意到他們慢慢變老。你習慣他們無條件為你存在,竟然忘記了有天他們也會離開...他們,就是老爸老媽。
俗話說“家有一老,猶有一寶。”然而現實中,大家卻往往忽略了身邊的老人,因為沒有時間或別的理由,以至于很長時間都不能“回家看看”。“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為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們的本分;作為公民,幫助老人是我們的義務。如果孝敬變為傳統,世界將更美好。你會發現,自己很美,老人很美;你會知道,孝敬是滿足,付出是快樂。選擇孝敬老人吧!行動就是證明!(孫彥明)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10-31沒有道德“退步” 何需法律“補臺”
- 2013-10-31評選道德模范是致敬更是學習
- 2013-10-31“送母進救助站”不能止于道德批判
- 2013-10-31欣聞“道德品質成擇偶首要標準”
- 2013-10-31重拾被忽視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