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公關”能否有點誠意
http://www.caoliu14.com?2013-06-14 15:07? 王玉初?來源:燕趙晚報
我來說兩句
延安城管臨時工跳踩商戶頭部事件逐漸告一段落之際,一篇名為“致廣大關心‘延安5·31事件’網友的一封信”的網帖,再度引發激烈爭議。作者以被踩頭者劉國峰的口吻,稱“我也有一定責任”,希望“不要因為這樣一個特殊事件否定延安革命圣地的形象”。(6月13日《新京報》)
此事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劉國峰本人證實,該公開信確實是受他委托向社會發布的;另一個版本是,劉國峰接受采訪時稱:“信不是我寫的,不代表我的意思。”并稱身旁有延安市城管局安排的專人陪護,“不方便多說”。這封信到底是不是其本人的真實意思,不能只有想象與猜測。唯有讓劉國峰在“方便”的場合,充分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思。
透過這封信,我們依稀看到“危機公關”的影子。一個地方良好聲譽的形成,帶來的影響力是不可低估的。若因為某件事或個案而讓以前的努力付之一炬,甚是可惜。更何況,縱容危機惡化,不但有損地方形象,更會給地方發展,包括營商環境、民生環境等都帶來不利影響。可世事萬變,總會有危機出現,不管是城管,還是地方政府,乃至于我們的企業,都要有危機公關的意識。
對于“延安城管踩頭”事件,拷問的是延安城管的執法合法合理性,以及其工作的作風,進而延伸到地方政府的社會綜合管理能力。對此,需要延安市有關部門通過積極努力,取信于民,避免輿論帶來負效應,逐步化解危機。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3-04-27景區節日降價應拿出點誠意來
- 2012-02-15銀行請拿出公眾看得見的誠意
- 2010-06-22國產動畫片還欠缺點什么?最缺“誠意”兩個字
- 2010-01-22民意與誠意
- 2010-01-11中國作家回應谷歌道歉:含糊其辭 缺乏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