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被守護的鄉村古跡
http://www.caoliu14.com?2013-04-17 15:15? 陳雁真 葉宇楠 康琳?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殘欄斷臂的福壽橋
走出陳氏古民居,沿光滑的石板路走上百來米,一座寬厚溫馴的古石橋便匍匐腳下。它有8孔62米長,清道光17年(1837年)重建,是羅源現存最長的古石橋——福壽橋。橋面由一塊塊長約4米、寬約70厘米、厚近40厘米的條石構架而成,大氣堅實,曾是村里必經的官道,也是羅源通往連江馬鼻古道的重要橋梁之一。
據村民介紹,抗日期間,大家無計可施之時,在橋頭點炭斷橋,阻止日軍進攻。現在的福壽橋頭四分之一處只有主體橋面的一半大小,就是解放后重修的斷橋部分。
十幾年前,福壽橋還是村人聚集議事、納涼休閑的好去處。家住附近的年輕人小鄭就一直記得,當年與同伴乘興回家卷了竹席,鋪在光滑清涼的橋面上消暑的愜意。“當時,這里的兩側護欄還嚴嚴實實,我們睡在上面覺得很踏實。”小鄭回憶道。
而今站在古橋上,我們看到,福壽橋一頭的護欄幾近毀損,我們只能從另一端橋頭殘留的十幾米護欄及護欄上精美的花紋里,去想象它往日的神采。“也不知什么時候,這橋就只剩下‘單臂’了。”現在的福壽橋已鮮有人跡。
水聲潺潺,古橋無聲,那是怎樣的一種無奈與落寞?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8-22冶山歷史風貌區邊小學擴建 部門:不會傷及古跡
- 2011-12-05保護文化古跡遠離遺老遺少 另眼看教授被拒門外
- 2011-11-23女生3點盡露護古跡靠譜么 被敲詐不是裸聊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