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文化古跡應遠離“遺老遺少”情懷
http://www.caoliu14.com?2011-12-05 10:32? ?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據報道,作為西安城市建設和遺址保護的重點工程,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修復和改造共花費120億元。但從2010年倉促開園以來,就不斷有市民反映公園內管理混亂,記者走訪也發現,遺址公園內城墻裂縫、地面塌陷、雜草叢生現象依舊,特別是墻面裂縫、地面塌陷竟達十幾處。
大明宮曾是世界上最宏偉和最偉大的宮殿建筑群之一,是漢唐盛世的象征。只可惜,歲月變遷,歷史輪回,“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人們只能從廢墟中遙想它曾經的輝煌。現在,保護開發讓它“原地復活”,難免給人歷史穿越之感。
許多人都有盛世情結,對曾經的歷史文化名城可能更加嚴重。趕上這個經濟繁榮、文化發展的好時代,有些人就開始琢磨著要重現輝煌。于是乎,推倒的城墻圍了起來、消失的宮殿又原址復建。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似是而非無人過問,耗費巨資在所不惜,圖的就是氣勢恢弘,要的就是繁華再現。
大明宮遇到的尷尬,不由得讓人想起圓明園的復建。前不久,北京市人大一則復建圓明園的議案引起公眾關注。一些文化專家提出議案,建議復建圓明園,給出的理由是“使人民全面地了解歷史,增強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1709年,清朝康熙帝開始建造圓明園,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經營,集中大批物力、役使無數巧匠,才終于把圓明園建成一座規模宏偉、景色秀麗的“萬園之園”。作為中國園林的巔峰之作,圓明園印證了中國在園林藝術上的輝煌成就。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