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讓座風波”說到“社會公德”
http://www.caoliu14.com?2012-08-28 16:51? 汪金友?來源:長沙市文明辦
我來說兩句
在一個相對發達和文明的時代,也應該造就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公德。人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走在路上的時候,希望能來一輛車。當站到車上的時候,又希望有個座。而一旦有了座,便忘了走路者和站立者。甚至面對婦孺和老幼,也不愿意少坐片刻。只是他們忘了,座位不是商品,更不是自己專屬。當讓不讓,已經失去了做人的良心和道德。
社會公德需要自覺。沒有約束,更沒有逼迫,而是發自內心的良知,促以自覺自愿的行動。社會公德最怕的就是不自覺。我不知道那天坐在杭州K192路公交車上的乘客,有沒有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機關干部。如果連這些人都不能自覺的為抱孩子的婦女讓座,那整個社會的文明和道德,又該誰來帶頭?
社會公德需要監督。很多的公交車和地鐵,都設了老幼婦殘孕專座。但總有一些年輕力壯的青年男女,毫不客氣地坐到那里。來了抱小孩的不讓,來了老人更不讓。甚至有人在公交車上動手打人,也絲毫不用擔責。我們不是沒有辦法,只是沒人去管。比如,可以提高全民的“鄙視力”,也可以給那些不道德的行為曝光。
社會公德需要安全。首先是做好事的安全。一個人做好事引來誤解和麻煩,就會有一百人甚至一千人不敢再做好事。其次是管閑事的安全。傳統的文化,已經得出一個“管閑事,落不是”的定律。而我們要打破這個定律,就必須建立一個全社會的管閑事安全系統。并發動所有的公職人員,率先垂范,踐行公仆責任,弘揚社會公德。(汪金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8-27掌摑不讓座者是“恃強凌弱”
- 2012-08-27掌摑不讓座者的道德與法律分析
- 2012-08-27不給讓座,就該挨揍嗎?
- 2012-08-27不讓座被打5耳光已不是道德事件了
- 2012-08-15地鐵“VIP專座”比不愿讓座更失德
- 2012-08-09還需放大“孕婦給孕婦讓座”這個小問題
- 2012-08-09“孕婦給孕婦讓座”羞煞占座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