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座被打5耳光已不是道德事件了
http://www.caoliu14.com?2012-08-27 10:15?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8月27日訊 近日在杭州K192公交車上,一對夫妻站在一個有座位的小伙旁邊,妻子抱著孩子,小伙沒讓座,丈夫大罵著連扇小伙5個耳光,小伙被打得鼻血橫流,眼鏡也被打飛。此事引發軒然大波,眾說紛紜。有自稱是該小伙朋友的網友爆料說,小伙腿不大好,回家后哭得很傷心。而據調查,該小伙當時坐的并非是一些網友所說的公交“照顧專座”。(8月26日《錢江晚報》)
公交車上讓還是不讓座,這個小問題讓我們糾結不已,而類似事件一再上演,每次都引爆口水仗。如何破解這樣的尷尬?筆者以為,應該正本清源,先理清一些常識性問題。
市民投幣上車,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則,坐在公交座位上的人是在享受他或她的消費權利,后來者不能因為自己是孕婦或抱著小孩就可以悍然命令乃至用暴力強迫他們讓座。道理很簡單,你投幣一元,我也投幣一元,憑什么我一定就要將自己的消費權利讓給你?這是起碼的法律與消費常識。
也因為此,社會輿論和媒體一直呼吁而非強制市民為老弱孕殘讓座——你讓座,說明你道德境界高,應該表揚;如果你不讓座,只能說遺憾,而無法一口認定你不道德并予以口誅筆伐。
具體到這名小伙,就算他腿腳完好,讓不讓座也應該取決于他的意愿,因為他和這對夫妻素昧平生,在法律上沒有非讓座不可的義務,該丈夫有什么權利施以暴力,硬生生將這個座位掠奪過來?
5個耳光下去,整個事件的性質就變了,之前小伙子不讓座,頂多算“沒有愛心”,可之后就變成了震驚社會的法律事件——該丈夫野蠻地故意傷害小伙的人身安全。該小伙應該依法起訴他,追究其法律乃至刑事責任。
市民的權利只有得到尊重,講文明講道德才有意義,不然就很容易走向“道德綁架”,甚至成為一些人宣泄暴戾的借口。而“道德綁架”比不讓座的“不道德”對一座城市的文明傷害更大。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2-08-27【道德觀察】村委會公章“該打就打!”的霸氣從何而來
- 2012-08-27臺江網絡道德講堂下月開通 輕點鼠標可在線聽講
- 2012-08-27福清200個“道德講堂”9月全部按照規范開展活動
- 2012-08-2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孩子有困惑 “談心室”說說
- 2012-08-23省血液中心首開“道德講堂”加強職工思想道德建設
- 2012-08-22獎懲并舉 重塑道德
- 2012-08-22道德模范故事巡演進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