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而不舍的“公車提案”令人敬重
http://www.caoliu14.com?2011-03-08 10:52? ?來源:東方網
我來說兩句
公車改革有多難?全國人大代表葉青在兩會間隙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他自2003年從中南財經大學調任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之后,連續8年就公車改革上交議案,但收效似乎不大,自己雖因率先車改被網友稱為“用車成本最低的清官”,卻“只影響到兩個半人效仿”。(3月7日《東方早報》)
公車改革很難,這從近幾年各地屢屢進行的無果而終的公車治理上便可見一斑,但相比而言,能夠連續8年就公車改革上交議案,在收效不大、“只影響到兩個半人效仿”的情況下,仍然鍥而不舍的堅持,恐怕不比公車改革容易多少,這種精神,這種對于公車改革的信心與熱忱,更是令人敬重。
圍繞公車治理,我們想了很多很多的辦法,針對公車治理,相關部門也曾經嚴厲打擊,但效果卻始終不能令人滿意。有網友堅持拍攝“公車私用”,并發布到網上,以公民監督的作用來遏制公車私用,但這離不開相關部門的的積極作為;有的地方熱推廣使用GPS定位系統,或者張貼公車標志等,還有遼陽、杭州等地推行的貨幣化改革,以及引發廣發爭議的對公車私用進行收費等,不是少有效果,就是仍待檢驗,始終沒有找到最優化的制度路徑。
公車改革很難,并不意味著找不到公車改革、降低公車使用費用的好方法。關鍵之處還在于,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心,敢于并樂于去探索方法,并且廣納民意,敢于打破現有的公車使用利益格局,讓公車改革真正推行開來。比如代表葉青就以一個人的力量,成為了“用車成本最低的清官”,為公車改革探索路徑,并且有一套系統的方法。葉青的方法有沒有具有復制性和推廣性?只能說,在只是依靠道德自覺和行為自律的基礎上,自己購車的公車改革因為對“既有習慣”的改變,以及對既有利益格局的沖擊,肯定會遭遇不小的阻力,推廣有困難。這自下而上的改革常識,如果沒有自上而下的動力,恐怕是很難推廣開來,并取得實效的。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3-08“一個人的公車改革”說明什么?
- 2011-03-02公車周末限用 用水“保底消費”露出壟斷面目
- 2011-03-02公車周末限用 防腐治堵的高招
- 2011-02-28公車治理沒有折中之策 物價穩定生活才能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