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治理沒有折中之策
北京市紀委負責人日前透露,將于年內開展公車專項治理,重點糾正超編制、超標準配備公車和違規換車、借車、購車、豪華裝飾及公車私用等問題。幾乎與此同時,廣州市紀委主要領導也表示,將對全市公車進行更嚴格的監管,屆時公車將安裝GPS跟蹤系統和身份識別系統,經批準非公務用車將采取有償使用措施,擬按照每公里1.5~1.7元收費。
公車腐敗,群眾深惡痛絕;公車治理,社會高度關注。近來包括北京、廣州在內的一些城市,對整治公車腐敗問題進行的種種探索和努力,值得肯定與鼓勵。但是,這些嘗試能否起到實質效果,能否根治公車腐敗頑疾,能否消除群眾心頭疑慮,都還有待繼續觀察。
公車是公共資源,以公車私用為代表的公車腐敗,違法違規,違背民眾意愿,本質上是對公共資源的濫用和侵占。公車治理的好壞,直觀體現著一地黨風廉政建設的水平,直接影響著一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事關重大,小覷不得。
近年來,各地都嘗試著采取各種措施,治理公車腐敗。然而,從實際情況看,一些地方采取權宜之計、折中之策,治理效果很難盡如人意。以廣州來說,該市“擬對私用公車的公務員,按照每公里1.5~1.7元收費”,一改“嚴禁公車私用”的規定,這種過渡式的妥協策略必然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公車私用的收費比當地出租車價格要低得多,這是否有給公務員配備“廉價出租車”的嫌疑?在具體操作中,怎么區分公用還是私用,如何保證公開透明?還有,收費的相對廉價是否會導致公車借用泛濫,加重公共資源的損耗?諸如此類問題,值得細細琢磨、多多考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2-24“私用收費”恐與公車治理漸行漸遠
- 2011-02-24收費公車,老百姓能享受否
- 2011-02-10公務車改革聲明將公布 專家吁限制開公車上下班
- 2011-01-30公車用GPS監控,這個可以有!如何問責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