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周末限用 防腐治堵的高招
當一些城市為了治堵紛紛推出拍車牌、限車號政策的時候,廣州出了一個招兒——政府公車周末使用收費,據說還要為公車裝上衛星定位裝置。此招一出,公眾紛紛叫好,稱其為防腐治堵的高招。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起,公車改革的聲音就一直沒有間斷過,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每當探討起公車改革時,總在苦惱于法無據,沒有清晰明確的法律規范能夠作為治理公車腐敗、防止公車私用的依據。
事實上,早在1989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就共同下發了《關于中央黨政機關汽車配備和使用管理的規定》,其中第六條明確指出:堅持因私用車收費制度,所有機關干部和職工均不得用公車辦私事,遇有特殊情況必須用車的,一律按規定收費;各部門都要嚴格執行統一規定的專車使用登記和因私用車收費制度。但是由于缺乏明確的下位法進一步細化落實,公車改革步履遲緩。
曾經有地方嘗試借鑒外國治理公車腐敗的經驗,一律取消公車,轉而實行發放交通補貼,補貼數額根據公務員職級大小不同差別巨大,有的地方官員一個月的交通補貼就有數千元。這一措施立即引起了公眾的廣泛質疑,公車本來就是一種“給予”性質的政策,而發給補貼更是帶有明顯“給予”性質的措施,以補貼替公車并沒有從本質上改變這種狀態,也沒有真正動搖潛在的經濟利益因素。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2-28公車治理沒有折中之策
- 2011-02-24“私用收費”恐與公車治理漸行漸遠
- 2011-02-24收費公車,老百姓能享受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