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一群特殊的人。他們走進超市或便利店,悄然查看架上的食品是否過期或不合格;他們穿街進巷,留意旁邊是否有"黑作坊"。他們用眼睛、用手機或者相機來觀察和記錄石獅的食品安全問題。
他們并非執法檢查人員,他們只是一群普通的人。他們來自石獅的各行各業。在本職工作之余,他們走上街道宣傳食品安全知識,此時,他們是一名志愿者。他們走進店鋪,他們也是一名消費者。
他們因此而顯得有些神秘。作為石獅食品安全"便衣警察",他們似乎鮮為人知。
特殊的群體
現在到超市或者便利店買東西,拿起商品時,小謝都會"習慣性"地看一下商品標簽、生產日期、保質期以及營養成分等。如果時間不急,他還會"習慣性"地在超市的食品區轉一圈,隨手拿些商品"檢查"一下。"有點職業病的感覺。"小謝說,自從去年9月份加入"服務隊"后,他便逐漸有了這種"條件反射",就是看到食品就會看包裝上面的信息。而此前,他極少會去關注包裝袋上的信息。
小謝所說的"服務隊",其實是"石獅食品安全監督志愿者服務隊"。2009年5月,《食品安全法》頒布之際,在石獅工商、團市委的倡議組織下,石獅成立了這支"服務隊"。引導志愿者進入食品安全監督領域,這在國內較為鮮見。期間,市工商等部門對首批百余名志愿者進行了《食品安全法》知識培訓,以提高隊員們的食品安全監督能力。
對于成立"服務隊"的初衷,石獅工商一科室負責人表示,食品安全問題涉及民生,石獅市委、市政府對此十分重視。但對于有關部門來說,由于人手、精力以及一些客觀原因,執法部門開展的市場檢查總會有"盲點","整個石獅食品經營戶有3000多戶,較大規模集貿市場有18個,檢查工作難以面面俱到。"而所有食品經營者要全部做到誠信、自律也是不可能的。為此,只有發動廣大消費者參與到食品安全監督中,發揮群眾的力量才可以讓食品安全的檢查執法更有針對性,效果才能更明顯。不過,對于多數消費者來說,如果不是自己遭遇食品安全問題是很少會主動舉報或者投訴的。"一些消費者即使自己的消費權益受到損害,考慮需要花時間與精力,也會放棄維權。這在無形中讓一些食品安全問題未能被及時發現。"于是,有關部門便想到志愿者,希望通過熱心志愿者的加入來擴大市場信息獲取渠道,提升石獅的食品安全監管能力。
秘密地行動
"服務隊"成立后,在管理團隊的組織、策劃下,隊員們開始了秘密行動。
針對無證、衛生環境差攤點及餐飲店較多的狀況,服務隊組織幾十名隊員,開展了一次較大型的"餐飲服務業無證經營專項監督活動"。為獲得盡可能多的數據和信息,隊員們利用業余時間,深入塔前招工市場、聯邦工業區、寶蓋工業區、湖濱社區周邊等無證餐飲經營重點區域進行"暗訪",并拍照取證。之后,他們將這些信息匯總給相關執法部門。根據服務隊提供的線索,有關部門查獲無證經營的餐飲經營戶108家。
首戰告捷后,隊員們信心大振。他們隨即開展了一次針對無中文標簽"進口食品"的監督活動。期間,隊員們走進多家超市、便民店,發現有20多家食品經營戶銷售無中文標簽的"進口食品",涉及非法進口或者假冒進口餅干、飲料等10多個品種。根據服務隊的舉報,有關部門對這些食品進行查處。
除了服務隊組織的"集體調查"活動外,隊員們更多的是利用業務時間,自己開展活動。一旦發現有食品安全問題,隊員便會把信息發送到一個專用的電子郵箱spaqjd@163.com,服務隊管理團隊在收到隊員們的信息后,會進行分類整理,然后一并發給執法檢查部門--在服務隊成立之初,工商等部門便指定專人和他們聯系。
除了"暗訪監督"外,已經掌握不少食品安全知識的隊員們,也會盡可能地向身邊的朋友、親戚宣傳食品安全知識。服務隊也先后發起了幾次較大型的食品安全宣傳活動。活動中,他們到玉湖社區、民生路、九二路、八七路、德輝廣場等地食品經營店鋪開展食品安全法宣傳活動,并向市民們發起"共同關注食品安全,共創健康生活"的倡議。(石獅市文明辦)
![]() |
責任編輯:周靈鴻 |
- 2010-07-27福建省工商局出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 2010-07-16城廂區工商局擬成立食品安全專家庫
- 2010-06-24貪官落馬只為紅顏一笑 "食品安全"得花多少錢買
- 2010-06-24“食品安全”得花多少錢買?
- 2010-06-11石獅市工商部門檢查粽子市場 確保食品安全
- 2010-06-11平潭縣人大常委會組織旅游旺季將至檢查食品安全
- 2010-05-13石獅市開展學校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