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藏古寺,行走在古鎮上,總有不經意的驚喜。(岵山供圖) 自掏腰包請纓古鎮規劃 當李曉晨還沉醉在故鄉的自然、人文之美時,他得知,岵山作為永春大縣城發展的一部分即將納入改造,岵山許多有價值的古厝、古樹牽涉其中,有的可能會被拆掉。 “能不能請你們先別動,給我一點時間?”或許是作為知識分子的責任感,或許是深深融入血液中的鄉愁,李曉晨突然覺得有守護故鄉的責任。在回北京將諸事交代清楚后,他開始走進岵山,走進閩南文化。 如何規劃才能真正保護并發展好古鎮?李曉晨決定從文化源頭入手。由于對閩南文化并不了解,他購買了價值幾萬元的書籍,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啃完,系統、深入地了解閩南文化。閩南文化帶給他的驚喜不亞于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這更加堅定了他保護好岵山閩南傳統生態文化的決心。為了更好地探索岵山的保護之道,他通過各種方式聯系上書籍的作者或文中的閩南文化專家,與他們探討、向他們請教。 同時,他開始了“考古踏訪”,為規劃做基礎性調研準備。他用兩年的時間,走遍了岵山鎮核心區里的六個村落。陪同他走訪的岵山鎮人大主任顏陽西告訴記者,他們兩人風雨無阻,每天都帶著大草帽,穿行在古鎮的每個角落。因為經常被小黑蚊叮得渾身是包,無論多熱,李曉晨都一身長衫長褲。李曉晨并不是簡單地走過路過,他一座一座老宅、一株一株老樹逐一定位、測量、拍照、登記,并請來當地攝影師,留下1萬多張精美的圖片。 為更好地保護好傳統村落的原有風貌和歷史格局,他還利用在學術界的資源,先是請來清華大學等全國一流大學的建筑、文化專家來岵山,走訪、提意見。還請來廈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的師生們,進行為期一個多月的精確測量,為鎮里2000多棵古樹、350多座古厝進行精準的衛星定位,并編制古鎮綜合保護發展規劃及閩南傳統村落歷史建筑的保護和更新等五個專題研究,編制了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閩南文化活態區課題研究。 傳統村落保護,涉及方方面面,一動起來,就得有資金的支持。為此,他投入自己辛苦經商所得的500多萬元,成立福建愛地投資有限公司,如今,錢已花去大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