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一段歷史
1991年3月10日下午,在三坊七巷召開的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現場辦公會上,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說:“評價一個制度、一種力量是進步還是反動,重要的一點是看它對待歷史、文化的態度。要在我們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護、修復、利用搞好,不僅不能讓它們受到破壞,而且還要讓它更加增輝添彩,傳給后代?!?/p>
——摘自福建日報長篇通訊《“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文化遺產”》
“福州歷史文化名城建設能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歷屆市委、市政府對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傾注的極大關注。”今年84歲的黃啟權說,1990年5月,習近平同志調任福州市委書記僅兩個月,就專門聽取了關于黨史、地方志和文物工作的匯報。
黃啟權,退休前先后擔任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市地方志編委會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退休后,他被聘任為市政府文化顧問。如今,他的頭銜是市博物館名譽館長。
“政府下大力氣搶救文物,要從林覺民故居險被拆除說起。”黃啟權說,那是1989年,楊橋路面臨拓寬,位于此路黃金地段的市級文保單位林覺民故居、冰心故居被個別開發商“看中”,準備建設商品房。當時在一家工廠工作、熱心文保事業的鼓樓區政協委員李厚威投書《福州晚報》“建議完整保留林覺民故居”,引起讀者熱議。
翻開1991年3月12日的《福州晚報》,一篇題為《市委、市政府專題研究文物古跡和古城風貌保護工作》的報道引人注目,文中寫道:“在林覺民故居,市領導詳細了解了故居的歷史和現狀,察看了地形,當場責成市房地產開發公司將這位辛亥革命烈士的故居修復……習近平同志說,福州是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搞好對文物古跡和古城風貌的保護是我們的責任。社會各界對這方面的問題很關注,省委、省政府領導也很重視。我們要以對黨和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精神,搞好這一工作?!?/p>
提起這篇報道,黃啟權記憶猶新。他說,1991年1月底,看到群眾寫來反映此事的信件后,習近平同志立即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保護好林覺民故居。報道中提到的這次現場辦公會議,就是在批示作出之后召開的。現場辦公時,時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都強調,各級黨委、政府都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名城的文物古跡和古城風貌的保護工作,大力弘揚民族傳統文化。
“市領導現場辦公,給我們文化工作者帶來了極大的鼓舞。”黃啟權說,同年11月9日,林覺民故居修復竣工,并辟作福州市辛亥革命紀念館正式開放,成為全省首家辛亥革命紀念館。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3-03-25組圖:老港口 海洋文脈成就文化社區
- 2012-02-21羅城是“防火墻” 保福州文脈形成
- 2011-11-28榕城文脈發新枝——福州建設“文化強市”紀實
- 2011-11-14傳承千年文脈打造文化強區 推動鯉城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