掄香 康慶平攝
東南網7月22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今日,千年香都永春被正式授予“中國香都·永春達埔”的榮譽,“中國香都”的LOGO也于今日發布。永春縣委書記林錦明對此表示,這是永春香產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
永春達埔與河北古城、廈門翔安、廣東新會并稱“中國四大制香基地”,經歷千年來中華香文化的傳承和浸淫,底蘊尤為豐厚。明末清初,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來泉定居并經營香料等生意的中東阿拉伯蒲氏后裔在避難時,將制香技術帶入永春縣達埔鎮。他們利用當地豐富的竹子、香料等資源,制作和販賣篾香,以制香為生,開啟了永春縣達埔鎮的制香史,永春香實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舶來品。
千年香都 名利雙收
達埔的制香產業經過300多年的傳承和發展,已培育了近300家制香企業,規模較大的有50多家,制香人超過3萬人,產品達300多種。據林錦明介紹,永春香遠銷國內外,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2013年,全縣香產業總產值達到30個億,每年出口創匯3000萬元以上。“預計今年的總產值還將上升30%以上。”據永春縣達埔鎮黨委書記郭賜福介紹,目前,已有來自臺灣、馬來西亞、廈門、廣東等地的20家覆蓋了香產業原料供應、設計制造、產品包裝等整個產業鏈的企業將入駐香品產業園二期。而高端的制香技術及不斷的創新型研發精神正是永春香產業所需要的。
郭賜福認為,“中國香都”的獲得不僅打開了永春達埔香產業的品牌,還促進企業規范化、使之抱團發展。“在東南亞,三根香中就有一根產自達埔。”郭賜福表示,“中國香都”的名譽將吸引更多的國內外香企來永春洽談合作,讓永春香企獲得更多訂單。
與此同時,香產業開始轉型升級,從傳統的朝拜香制造向高端養生居家香制造轉變,永春多家香企紛紛與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借助高校力量,為永春香產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永春縣達埔鎮的彬達制香廠,不僅是永春香產業的龍頭老大,更是當地的工業旅游點。據彬達總經理曾志彬介紹,目前,彬達已與福州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將致力于制香機器的研發;并將與福建醫科大學共同研發各種香料對人體的保健功效。曾志彬表示,目前校企合作,共同打造養生保健的高端香品正是彬達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用竹子制作香支
政府搭臺 企業唱戲
永春香的歷史悠久發展迅速,空間巨大,無論是總產值還是美譽度都得到了極大的體現,這不僅匯集了永春香企的不懈努力,更與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香產業的發展正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
早在2012年,永春縣委、縣政府就曾提出要打造百億香產業集群的目標,并出臺了《永春縣關于支持和促進香產業發展的八條措施》,從資金扶持、財稅獎勵、金融服務、用地保障、扶持創新、提升管理、市場開拓、培育企業等給予多方面支持,推動香產業朝百億香產業的總目標大步邁進。
永春縣還開展了“永春香道·千年流香”品牌推廣和香文化博覽會、香文化講堂、“發現·永春香”等活動,建設了福建省香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和研發中心,啟動占地1200畝的“香品產業園”區二期建設,為香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了有效的載體;完成了省道連接泉三高速香都大道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香都的交通條件;同時做好招商引資,吸引全國各地香企前來投資發展香產業。
政企聯手,一步一個腳印,目前永春香產品種類、品質、產業規模、市場占有率、服務平臺建設、社會影響力等方面已處于行業領先,香品完整產業鏈已基本形成。
當前,國家“一路一帶”戰略的實施為永春香產業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機遇,使香企與海絲沿線的國家和地區聯系日益緊密,除了東南亞、中東等地,前往越南、老撾、柬埔寨甚至是非洲等海絲經濟帶的國家購買香原料的香企越來越多,更加深度地參與到與海絲經濟帶國家貿易合作中。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4-06-09商賈如流福州城—尋訪福州“海絲”老地名(組圖)
- 2014-05-22“海絲”申遺考察點調整為18個 將進行專項保護
- 2014-05-21海絲起點泉州驚艷亞信峰會 四分鐘演繹“光明之城”
- 2014-05-12泉州南音:隨“海絲”漂洋過海的唐宋音樂遺響
- 2014-05-04福州曾是全國絲綢紡織中心 系“海絲”重要始發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