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隨“海絲”漂洋過海的唐宋音樂遺響
http://www.caoliu14.com?2014-05-12 16:10? ?來源:新華社
我來說兩句
新華社“新絲路 新夢想”大型集成報道探秘泉州南音——
隨“海絲”漂洋過海的唐宋音樂遺響
在泉州府文廟廣場夫子泉茶館,演員在表演南音。(新華)
新華社福州5月10日電每天傍晚,福建泉州府文廟廣場的小茶館內都會“夜夜笙歌”,一群老人搖著蒲扇,圍坐在茶館內的南音戲臺前,呷一口鐵觀音,聽一曲南音經典唱段《陳三五娘》,一彈一撥,音樂清簡,但卻回味無窮。
舞臺上,一位老人懷抱琵琶,伴著噥噥南音,輕撥銀弦,琴聲瑟瑟,如泣如訴。他叫夏永西,泉州南音樂府的社長,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音代表性傳承人。
南音又稱南管,以閩南語音為主,有“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晉唐、兩宋時期,幾次大規(guī)模的“衣冠南渡”將中原音樂文化帶到閩南地區(qū),并與閩南本土音樂融合而自成一格,至今保留著“絲竹更相和,執(zhí)節(jié)者歌”的演唱形式。
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興盛,南音也隨著華僑華人的足跡流傳到東南亞,遠達歐美。南音至今在兩岸、香港及海外仍有流傳,并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十幾歲時,夏永西跟隨師父學習“二弦”,之后又拿下琵琶、洞簫以及南音冷門樂器“水暖”。憑著嫻熟的演奏技巧和深厚的南音功底,1984年,夏老被菲律賓民間社團邀請,去教授南音演奏。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5-04泉州南音“大咖”組團廈門“打館”
- 2014-03-10泉州南音遠播四海 已形成約5000萬人南音文化圈
- 2014-03-04傳承正統(tǒng)南音遠赴越南授課 蔡卷志獲外交官稱贊
- 2014-02-14泉州當代藝術館擬選址西街 南音南戲受捐3000萬
- 2013-12-27西街尋常巷陌青年南音新唱 創(chuàng)新曲風融入現代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