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鈴愛,作為三明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不到40歲,堅持志愿服務已有13年。她說,“我們都應該堅持志愿服務,讓它成為一種習慣!”在志愿服務中,她熱心為殘障學生、孤寡老人、農村留守兒童幫扶解困,在她看來,這些愛是責任,更是信念。
志愿關愛殘障學生暖人心
2003年,蘭鈴愛所在的三明市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校招收兩個愛心班,共67名殘障學生。而她,正是愛心班的老師。
“我當時想那么多殘障學生,如果沒有一技之長,以后怎么辦?”蘭鈴愛說。為了幫助這些孩子,她一方面利用暑假期間到他們家里走訪,另一方面向學校提出“一對一”幫扶的措施,通過老師、正常學生與殘障學生結對子的方式,幫助殘障學生。
家住東安社區的江萍,是她愛心班的學生。江萍因智力障礙,生活不能自理。更讓人心疼的是,江萍父親離世,母親離家出走,只有80多歲的爺爺照顧她。“江萍是我幫扶了時間比較長的孩子,記得我第一次到她家走訪時,江萍爺爺讓她給我倒杯水,結果她端來一個大盆子,直接砸到我面前,濺了我們一身。”雖然行為很難讓人接受,但蘭鈴愛依舊盡心盡力。江萍對錢沒概念,她就教她認識人民幣;不懂加減法,她就從最基礎的教起。如今,7個年頭過去了,原來生活不能自理的江萍到第一醫院工作,專門負責開電梯。“現在她的工資每個月有1000多元,也會玩電腦,我的任務就是給她找個對象,看著她結婚生子。”蘭鈴愛笑瞇瞇地說。
江萍只是蘭鈴愛幫扶的其中一位學生,在她擔任愛心班老師期間,班上有20多位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其中一位學生獲得省飛鏢第一名,并從事殘疾人體育行業。在2007年到2009年期間,蘭鈴愛還堅持幫助35位來自大田鄉下特困學生,與校企對接,為學生提供免費學習。更可貴的是,蘭鈴愛十三年前起就到殘疾人庇護所關愛殘障人員。
志愿幫助孤寡老人見真情
2013年,為了更好地參與志愿服務,蘭鈴愛加入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始了更為專業的為民服務公益事業。一年后,蘭鈴愛成為三明市陽光社工負責人,帶領著5支500余人的志愿者服務隊伍,志愿服務社區居家養老、就業援助、困難救助、心理咨詢等領域,服務受益對象涵蓋殘疾人、老年人、青少年等特殊群體。
期間,給蘭鈴愛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蝸居”在小巷子里的流浪老人。她回憶,“有個在滿園春附近流浪的老人,他有姐姐,可是太臟了,沒人愿意收留他。”這位50多歲的流浪老人滿頭白發、滿臉皺紋,和他的年齡極不相符。為了幫助他,她多次與老人的姐姐溝通,主動送去被子、衣服、大米等生活用品,才說服老人的姐姐接納他。
“還有個在城關流浪老人,住的地方非常小,你難以想像。”蘭鈴愛說,“老人很孤僻,從不愿開口說話。”她常走訪老人住處,天冷時,給他送去棉被,閑時,和他嘮嘮家常。終于,老人對她敞開了心扉。
“有的孤寡老人見人就哭,有的不說不笑,他們大多脾氣古怪,很需要幫助。”蘭鈴愛感慨道,“對孤寡老人來說,除了物質上的幫扶,他們更需要心靈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