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厝過年習俗將亮相央視
炮手們在全力“攻炮城”。
記者_林文婧 鄭翔 通訊員_許金盤 文圖
晉江經濟報訊快過年了,咱厝有啥好節目?7日,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節目組來到晉江風景如畫的濱海漁村——金井塘東村,尋訪古村落的過年習俗,探淳樸古風。據悉,該節目將于春節期間在CCTV4播出。
“走了那么多地方采訪古村落和民俗,發現福建保存的古建筑是最完整也是最多的。”前來采訪的央視記者楊陽表示,塘東是僑鄉,也離金門很近,這兒的建筑很有閩南特點,這里的大海也很漂亮,很有特色。
莊嚴謁祖
喚起濃濃鄉愁
7日上午10時,蔡氏宗親們身掛喜慶的披紅,伴著熱鬧的鑼鼓聲,步行來到蔡氏家廟,等待著祭祀祖先。
走進蔡氏家廟,只見家廟正中高懸著“端明殿大學士”“國師”“都督”等匾額,大殿兩側書有“忠、孝、廉、節”的祖訓,讓人肅然起敬。主祭和陪祭上位、上香、跪拜、獻酒、獻饌盒、宣讀祀文、祭誕碗……在司儀的見證下,經過一系列莊嚴的祭祀流程,整個謁祖活動才算結束。
“凡是身披‘主祭’‘陪祭’的蔡氏宗親,一定要是60歲以上德高望重的男性長者,其他參與祭祀的成員只要為男性即可,有時參與祭祀的老人都年近九旬。”據塘東村委會主任蔡榮星介紹,一年有兩次到家廟謁祖的機會,正月十五和冬至日這兩天是最為盛大和隆重的,稱為“春冬二祭”;春節祭祖是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借此尋根謁祖,也為激勵后人,遠在海外的蔡氏族人也會專程回來參與,一般每次都有近百人。
“故土難離,最終還得落葉歸根,看著家。”參加過多次謁祖活動,已年近九旬的蔡連發老人1978年舉家到臺灣定居,此前頻繁往返于臺灣和家鄉塘東之間,只要有回來參加祭祖,也都是全家總動員,十分熱鬧。5年前,蔡老決定從臺灣回塘東養老。
“再過幾天,住在臺灣的孩子們也要回來團聚了。”坐在二層回廊上,拿著厚厚一本相冊,蔡連發很是期待。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相關新聞
- 2014-11-26中國各省的端午節習俗
- 2014-11-03閏九月要吃閏月飯? 專家:這些習俗福州不普遍
- 2014-10-29舊習俗請給現代文明讓路
- 2014-05-28福建端午習俗各不同
- 2014-05-05福州舉辦立夏風味小食節 恢復傳統“做夏”習俗